本报记者 张家启 王建华

餐车里,溢出芝麻油的浓郁香味。

餐车厨师张凯站在后堂的窗口处,用保鲜膜封住一碗盛着汤面条的碗口。

张凯将这碗汤面条小心翼翼地放到托盘中央,站在一旁的餐车服务员杨新媛,随后端着这碗“病号饭”送到了11车厢4号铺,交给一名叫李廷华的旅客。

这是1月7日8时,记者在乌鲁木齐南开往广州的Z136次列车上看到的情景。此时,列车运行在兰新铁路嘉峪关至张掖间。

53岁的李廷华是河南省信阳市肖王乡人,近几年在新疆哈密一家建筑工地上务工。几天前,他突然患上胃穿孔,在当地一家医院做了胃切除手术。出院时,医生嘱咐他:近期的饮食,要按时定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在回乡的列车上,能吃上可口的饭吗?李廷华试探性地找到餐车的师傅。

令李廷华欣喜的是,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张凯满口答应,表示一定照顾好他在旅途中一天3顿饭的饮食。

这趟旅客列车于2011年8月1日开行,由乌鲁木齐客运段广州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途经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7个省区,全程4684公里。

在这样长距离、气候多变的旅途环境中,工作人员把“用心沟通、真情无限”体现在为旅客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上。该车队一组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1月8日4时39分,列车从郑州站开出,还有3小时39分就到信阳站了。当班列车长任娟倚窗而立,眼神中透出一丝倦意。

静静的夜,星光点点,美景尽收眼底。望着窗外,任娟感叹道:“此时,我更喜欢看那一栋栋熄灭了灯光的居民楼。现在,我好想躺在家里的床上,美美地睡一觉啊!”

2号车厢7号座位上的李心喜,与妻子傅洪梅一起从新疆去广东。他看到列车员整夜忙碌着,感慨地说:“在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她们却不眠不休,守护着旅客。”

1月8日7时18分,列车到达信阳站。站台上,下车后的李廷华连连向列车工作人员道谢。

接他的亲属打出了写有“流动的家、温暖的路”的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