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被誉为生命禁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乡冰天雪地,空气稀薄,人迹罕至。可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那尔洞隧道工地却马达轰鸣,烟尘阵阵,风枪怒吼,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终年积雪的巴颜喀拉山年保玉则峰翘首盼望者“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人”的战果与荣光,万年冰封的多年冻土天然试验场考验着“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人”的智慧和意志。在这片正在被开发的“天路”上,正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建设篇章。他们以完美的“花久”答卷喜气洋洋迎羊年:项目部创造全线首先进场、首先进洞、首先二衬施工等多项“第一”,在业主信誉评价和“五比一创”施工竞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施工进度、安全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累计获业主近100万元奖金;2014年完成施工产值16483万元,完成公司计划产值的114%,成为全线的“排头兵”,项目还荣获三公司“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他们一路征程一路歌,虽然将士们的脸经最强紫外线洗礼后留下了两块淡淡的“高原红”,但留在他们心里的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信心和勇气,并在花久公路这条“天路”上留下一段新“传奇”……

            

                  顽强斗志战天路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在青藏高原,寒冷、缺氧、大风、低压是常见的自然灾害,这些能把生命阻挡在高原之外,却阻挡不住三公司人进军天路的脚步,他们以“低压不低志气,缺氧不缺精神”的豪迈向天路挺进。

新建花石峡至久治高速公路,是青海省“三纵四横十联”骨架公路和通州高速公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道214线和省道101线的连接线,是连接果洛州与玉树州的最便捷通道,全长384.2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柴达木盆地的便捷通道,对完善青海省藏区公路网主骨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DJ10标线全长3.8公里,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26万立方米;3座小桥、4道涵洞;一座那尔洞隧道,左右线共计3635米。该项目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近4000多米,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极端最低气温为-33.7℃,冻土最大深度为2.46米,地理条件非常险要、外部环境特别复杂,高原缺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施工场地狭小、物资材料供应紧张、夏季的多雨、春秋季的大风、冬季的严寒是摆在项目前进途中的一群拦路虎。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困难却难不倒三公司人。这个项目是三公司能否在青海省建筑市场站稳脚跟、开疆破土的基石,能否干好这个项目,对于三公司在青海省建筑市场的前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利全、党委书记马伟峰要求项目部全体职工攻坚克难,以不畏艰险、永争第一的精神风貌坚守岗位、挥洒青春、奉献智慧,在花久公路创出品牌,赢得信誉。

团结就是力量。在项目经理高源、项目书记王少华、总工高海亮,常务副经理宋圭成,工会主席唐良涛等“一班人”带领下,全体参建员工充分发扬“奋战雪域、挑战极限、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展了“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创信誉”活动以及各种劳动竞赛,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战天斗地,与冰雪共舞。

 也许源于名字,项目经理高源与青藏高原总有不解之缘。他有个外号——“老藏民”,这是因为他常年受西北高原紫外线的辐射,脸色黝黑,和土生土长的藏民没有什么两样。

高源虽然看着“老相”,但工作热情高涨,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从不知疲倦,为了事业“蛮拼的”。高源 2003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赣龙铁路、浙赣铁路、温福铁路、兰新铁路等重点工程奋战,施工管理经验特别是计划经营经验丰富,可谓“工程达人”,先后荣获公司“责任成本暨经营创效先进个人”和“2011年度计划财务管理先进个人”。

在花久公路,面对高原缺氧、冬季寒冷,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以一当十,拼命前赶,上线路、走区间,都是一路小跑,这犯了高原大忌,像内地的人,在高原上走路稍微快一点就要气喘,“老藏民”虽然习惯了高原生活,但是,连日的奔波劳累,有一次还是累倒了,打针吃药整整半个月,但由于工期紧张,他每天坚持下现场,更不用说下西宁“疗养”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线领先。

高源虽然脸黑,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从不含糊。他长年奋战在施工一线,一心扑到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像所有长年奋战在一线的铁建人一样,对于工作,他投入了太多太多,对于家庭,他付出的太少太少,孩子上学、老人生病,家里的事他从来没管过,按他自己的话,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2014年6月至9月本该是最佳黄金季节,因为那时候没有冰冻和大雪、空气含氧量相对充足,但最高也只有不到内地60%,但是在那四个月的时间里连绵不绝的雨却稀稀拉拉地下了50多天,项目部及时组织开展了“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活动和“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在项目经理高源带领下,隧道在风枪中掘进,路基在谷壑中延伸……

到寒冬腊月,风暴疯狂地撕裂冰冷的世界,最低气温已经降至零下30 多摄氏度,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16摄氏度,而且每天下午还会伴有7、8级的大风。为解决低温困扰,项目部加大了资金投入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战术,参建人员棉衣棉裤棉靴棉帽棉手套全副武装,向天路发起总攻。高原禁区,严寒和缺氧迟滞着一切生命的脉动。氧气好像被抽走了一样,将士们头疼难耐,不得不用背包带把自己的头紧紧地缠起来,边施工边吸氧。肚子饿了就靠着用车轮都碾不碎的馒头补充热量。

“没有豁出去的魄力,队伍怎么可能得到锻炼!”这是项目经理高源常讲的一句话。也正是靠着这种魄力,战旗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全面飘红!

                  科技利剑破难题

一说到修路,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修路工与一堆堆的砂石,只是出力气的活,跟高科技几乎无缘。其实这条天路处处透露着科技的力量。

项目建设伊始,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就立足于建设一条“环境优美、资源节约、质量优异、民族和谐”的高速公路,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勇于科技创新“利剑”消灭花久公路一个个“挡路虎”。          

花久公路地处青藏高原“三江源头”,位于“大美青海·最美果洛”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穿越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阿尼玛卿藏文化中心、阿尼玛卿雪山风景区等,那里气候环境严寒,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极为敏感。项目建设之初,项目部就落实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花久公路建设要以‘四个交通’(即: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为指引”,将绿色低碳施工进行到底。

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是青藏高原公路施工的“三大难题”。对于花久公路,高原多年冻土是引起路基沉降变形等病害的主要根源。一个精品优质的工程必须抓好源头保质量,项目部从组建伊始就制定一系列措施狠抓工程质量。在花久公路建设中,针对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4℃、冬季严寒漫长的现状,花久公路DJ10标项目部在项目经理高源等带领下,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组合拳”处理冻土路基问题,最大限度的保护多年冻土,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并有效延长路基路面使用寿命。比如为了确保路基质量,他们通过变更增加投资416.4万元,减少部分单价较低的不符合路基结构要求的借土填方量,增加单价较高的质量好、满足结构要求的砂砾垫层及换填砂砾数量以及片石混凝土挡墙,为花久公路“强基固本”。另外,他们还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路基开挖前,他们先将草皮一块一块剪挖下来,放在路边保存好,让这些植被在自然环境下继续生长,待道路建成后,再将草皮移植回路边。采取这种形式绿化既降低了成本,又利于植被存活,使公路绿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不仅在路基施工,他们作“精细卫士”,而且在隧道施工,他们同样做“细节大师”。由三公司承建的花久公路DJ10标那尔洞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其中右洞长1820米,左洞长1815米,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施工所在地平均海拔392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按多年冻土形成稳定隔水层,隧道开挖后将改变原有地层的温度场,在洞口段围岩中形成新的冻融活动层,反复冻融过程对隧道衬砌及附属设施影响较大。因此,项目部在隧道采用专门的防冻保温设计,实施抗冻保温长效节能措施。比如对洞内装饰工程,如果采用阻燃聚氨酯保温板和硅酸钙防火板,不能满足高寒地区特殊要求,为此他们增加投入近1000万,采用素有“保温材料之王”之称的福利凯热固性保温材料,该材料具有不燃烧,导热系数低,不含氟利昂,温度适应范围广,耐化学腐蚀性好,抗水,抗老化性强,防火性能和耐低温性能强,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施工方便,外表美观等优点,将极大地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损耗,节能降耗。

 他们挥科技利剑,攻施工难题。以那尔洞隧道出口左右线洞口为破碎地带,围岩极破碎,易滑塌,打个比方说,就像在豆腐中开挖隧道一样。为顺利突围,他们在洞顶地表20米范围内进行地表注浆,其他断层破碎带进行周边帷幕注浆,把松散的石质固结起来。另外针对针对洞内开挖时渗水严重的情况,增加连接两洞之间的防寒泄水洞,确保了泄水不结冰。在石质好的隧道段,大力推行光面爆破施工,不仅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而且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减少出碴量,还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另外在隧道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质量,同时方便开挖,节约成本,他们将中隔壁导坑开挖变更为三台阶七步法开开挖。一系列科学“连环拳”,确保了施工步步为营,使隧道施工成为全线观摩的亮点。

                   降本增效赢红利

“干项目,盈利才是硬道理。”这是项目经理高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从项目标前预算到开工筹划、施工过程管控,将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融入到“揽、干、管、算、收”各个环节,狠抓现场管理,注重二次经营,强化过程控制环节,细化责任成本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项目管理运作,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俗话说,瞄准“靶心”不偏离才能命中目标。“降本增效”是一个项目管控成本的核心。项目经理高源、项目书记王少华、总工高海亮,常务副经理宋圭成,工会主席唐良涛等“一班人”成立了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入讨论,确立了以生产管理、项目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为责任成本管理重点,并对施工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查问题、堵漏洞、提建议、促整改,实现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同时,把责任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层层分解,坚持不懈地跟进,抓好工作责任的具体落实。

成本管理重在一个“管”字。控制成本,就是要防止经济效益跑、冒、滴、漏。为管控成本,项目部开展全员、全过程责任成本管理,多向跟踪,多管齐下,堵“黑洞”,谋“红利”。项目部担负28片预应力预制板梁施工任务,由于预制梁数量小,如果全部用定型模板,不仅摊销成本较高,而且气囊在内模施工时,气囊上浮严重,导致预制板梁顶板厚度得不到保证。为确保内实外美,项目部在经过大胆创新、缜密研究,决定用5厘米厚的模板作为预制梁内模板,外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很好地控制预制梁的结构尺寸,保证了预制梁顶板和地板厚度,另外木质内模重复利用率高,减少了了投入,节约了成本。

方向是行动的指南。“没有亏损的项目,只有亏损的管理。”项目部“一班人”把责任成本管理作为“聚宝盆”。项目部坚持“方案优先”的原则,在所有分项工程开工前均由技术部门编制重点控制工程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在经过认真研讨和交底后才付诸实施。同时,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优化。在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源多次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考察,有的放矢优化施工。该标段附近有一座被当地牧民膜拜的“神山”,当地禁止填挖施工,为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另外考虑到高原植被脆弱,环境破坏后不易恢复等因素,为了减少高原植被破坏,减少施工成本,项目部积极与业主、设计院沟通,先后两次变更设计,通过路基改线,路线整体向右线偏移,不仅保护了“神山”,而且使39万立方米隧道洞碴合理变为路基填料,“废物利用”,还减少了取料场及隧道弃碴场征用,避免了破坏植被和生态环境,仅此一项增加效益2000多万元。方案的优化,在增效的同时,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不管项目大小,必须‘揽、干、管、算、收’五位一体,这样才有效益。”这也是高源的座右铭。除了干好工程,项目部狠抓变更索赔工作,通过对设计图纸、施工合同、施工工艺进行比较,查找最有利的变更条件,并经常性地组织变更讨论会,集思广益,以提出方案优、实施快、效益好的变更方案。比如为保护“神山”,路基工程进行二次线路改移变更,路线整体向右偏移,在与原清单比较增加借土填方数量7.5万方,增加特殊路基水草地处理680米,增加护岸墙118米,以及路基其他工程的增加,变更后增加投资比原设计增加1097万元。  

 实现效益最大化,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外,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也是效益管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用项目经理高源的话说是“既抱西瓜也拣芝麻。”走进项目部你就能亲身体验到员工们处处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例如:项目部利用QQ群将各级来文、最新施工进展上传到网站,实行文件共享,还进一步开通一些网络通讯工具,既提高了办公效率,又节约了纸张;使用纸张时,基本上采用双面打印和双面复印,提高了纸张的使用效率;办公用品实行招标采购,有效地控制了采购的随意性;项目部加强对燃油车辆的管理,对每台车辆建立台帐,实行成本核算,每月定期进行油料分析,定额定量持卡加油。“虽然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只要坚持做下来,一年也能节约几十万元的费用,同时也能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节能减排的风气。”项目经理高源如是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雪域高原,花久公路,这一条承载着太多希冀和梦想的通途,正在从图纸上变成现实。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公路DJ10标迎难而上,目前施工平稳进行,继续保持全线隧道施工进度领先地位,他们用“低压不低志气,缺氧不缺精神”的豪迈演绎着一曲争先创优的凯歌! 

图片说明:

1、青海省交通厅总工程师马忠英(中)在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项目经理高源(左)陪同下检查工地

2、业主花久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长阿明仁(前右一)在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项目经理高源(前左一)陪同下现场办公

3、业主花久公路建设指挥部总工蔡军(左二)在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项目经理高源陪同下现场办公

4、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利全(左)、党委书记马伟峰(右)在研究施工方案(张伟良 摄)

5、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担负施工的花久10标那尔洞隧道出口

6、被大雪覆盖的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项目部

7、雪山下的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项目部

8、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三公司花久DJ10标项目部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