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公众尚未从上海踩踏事件的悲恸中走出来,哈尔滨的一场大火再次令人感受到公共安全的疼痛。这场悲剧举国震惊,年轻消防战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悲壮的英雄赞歌,在这场大火中牺牲的消防战士,最大的出生于1992年,最小的出生于1996年,他们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浓烟弥漫的救灾现场。大火过后,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吸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消防队是由现役士兵组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往往是老兵刚积累些经验就面临退伍,而毫无经验的新兵又进入学习阶段,此次大火中牺牲的一位消防战士,就是刚刚入伍4个月的新兵。城市消防是高度复杂、高度专业、高度危险的公共事业,它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高稳定性的专业救援队伍。而目前的情况是消防战士人员流动快、年龄较低、专业经验不足、专业训练有待加强等多方面的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扩大化、人员密集化,以及繁华商业圈商家密集,寸土寸金的道路上见缝插针建立起商铺,有的商家或雇工没有消防意识,电线私拉乱接、大功率用电器随意使用,没有完善的仓库防火制度和设施。规划出的消防通道,也会被堆满杂物、停放车辆甚至搭建房舍、库房。人们追逐的都是现实利益,侥幸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很远,但是真正灾害来临时,一切为之已晚。

在此,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对消防体制、消防制度进行改革,集合民间力量,比如由商户协会成立义务消防队,配备消防器材,由专业的消防部门定期进行培训;民间的消防力量可以负责平时消防宣传、消防通道巡视、发现火灾隐患等,发生一般火情时可以由民间消防队进行初期扑救,给整个扑救工作争取时间,民间消防力量的优势是熟悉环境、熟悉防火防爆重点部位,能够比专业消防队更加快速到达火场。

建议从在校学生开始普及消防知识、定期举行防火演练,从小培养防火意识,然后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做到大多数人具备防火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自救,而不是在火灾面前素手无策、惊慌失措。

这次大火,带走了五个年轻的生命,五个家庭痛不欲生,希望我们在悲痛的同时,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有效改革。让惨剧不再发生。(文/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