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名片”。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已逐步完善并建立了自己的技术标准,其成绩的取得让世界各国为之瞩目。
在最近二三十年里,鲜有突破性技术成果问世并应用于实际建设。而且其间大部分高铁技术已被我国引进消化并吸收,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已相差不大。更重要的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中国高铁已有一定的创新,做到了土洋结合,本土化生产。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不能不考虑高铁建设成本的问题。你不能不顾及国家财政实力,打肿脸充胖子的修建高铁。这方面,中国高铁优势明显。
数据表明,中国高铁每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成本仅为1700至2100万美元,而欧洲这一数字通常为2500至3800万美元,美国则高达5600万美元。成本的低廉已获得世界银行的赞誉,但这并非是以降低施工质量为代价,而是在施工标准以外的人力基建方面做到有效节省成本。
走出国门的高铁也让中华民族挺直了自己的脊梁,用智慧和自信抒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历史篇章。高铁外交是民主自信与实力的彰显,绝不是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尽管中国的高铁之路还很漫长,也还需完善,但是世界运输历史也必将因为中国高铁的参与而重写。
笔者认为,高铁迅猛发展延伸至境外,那是无限的机遇,也是中国铁路成功的最好证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