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13时20分,由青海省柯柯站发往河南荥阳的列车通过新关角隧道,这标志着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全长 32.690公里的青藏铁路西格二线控制性工程——新关角隧道双线正式通车。通车后,列车穿越关角山的时间将由原来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大大提升了青藏铁路运输能力。(人民网12月29日)
关角山,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登天的梯”,也是内地通往拉萨的必由之路,是雪域天路的咽喉要地。 在“天梯”上修建地下长廊隧道——新关角隧道的意义何在?
首先,填补了中国铁路建设空白。 地处高原地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建设者们在“风险极高、水文地质极为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的条件下施工,面临着诸多技术性难题的挑战,以岭脊灰岩地段的涌水处理为例,日涌水量最大可达32万立方米,为了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每天必须要抽排出15万立方米的水,相当每天排出128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建设者们创造的长距离大水量持续反坡隧道施工排水技术,灵活运用帷幕注浆等工艺,创下了我国当一井连续4个月日排水量超17万立方米。此项技术,为我国隧道铁路建设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其次,新关角隧道建成后,结束了既有铁路在关角沟内迂回展线的现状和老关角隧道病害频繁;列车限速,通过能力过低的弊端,使列车穿越关角山的时间由现在的2小时一举缩短为20分钟。天堑变通途,这将大大拉近了我们和美丽而神秘的西藏的距离。
更为重要的是,打通了青藏铁路的“瓶颈”制约。运行线路从原来的单线变为双线运营,预计新关角隧道全线贯通后,青藏铁路的运力将从原来每年的1900万吨提升至4200万吨。不仅将大大提高青藏铁路运输能力,而且也为开通运营的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和未来的拉萨至林芝铁路等储备了运力,对完善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两省区的铁路网结构,加强青藏两省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提高我国西部资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