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段“三色花”品牌文化等。部分站段推出企业标识、歌曲等,有的车间如成都客运段北京一队创作了自己的队歌。
“一看这图,我就知道安全风险点在哪里了!” “用图片形式表现设备结构和薄弱环节,一目了然!”2013年9月,贵阳电务段职工们拿着一本名为《看图识风险》的图册津津乐道。成都北车辆段更是请真人示范,拍摄制作可视化作业指导书,令职工们喜闻乐见。
实用,职工才乐于接受,安全文化才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成都局不少站段致力于编制岗位 “安全小贴士”、危险源辨识图,用图片和文字解读岗位安全风险点,指导职工养成标准化作业习惯,让安全文化融入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更加行之有效。
目前,成都局85个局属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特色文化,在全局范围内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格局。
在此基础上,成都局党委注重品牌的引领作用,3年来全局建立品牌85个,其中命名局级党内优质品牌25个、全路党内优质品牌10个,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以先进文化规范职工的行为。
成都车辆段职工雷立坚持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就要无缺陷”的原则,创立了 “校、洁、全、比、验”动车组五字探伤工作法,实现了安全风险超前防范、探伤过程全面受控。在雷立坚持高标准和精检细修的带动下,成都东动车所职工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动车组设备质量稳定。
2011年春运期间,铁道部领导在成都东动车所检查了雷立作业后,对他们以岗位安全文化理念引领岗位安全管理、确保动车安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做法已在全路得到推广。
此外, “莫拥吉巧装满载法” “肖堃探伤法” “朱山施工安全卡控法”“洪杰 ‘人机’双控货检作业法”以及“戴启宽危岩整治队”的 “危岩整治六字管理法”等党内品牌,以其先进的作业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岗位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 “游佳服务岗” “詹颖之约” “马廉服务台” “成渝动车组”“天府之星”列车、 “醉美黔程”列车等服务品牌,服务旅客 “三个出行”,一点一滴塑造西南山区铁路新形象。
安全为本,文化立旗,升华成铁精神为共同精神力量
金秋十月,艳阳高照。成都车辆段职工田七走过文化墙,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墙上照片中的自己。照片中,田七身穿工作制服专注于轮对质量检测。 “摄影师把我拍帅了!”田七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眼里充满了自豪感。
这面文化墙长216米,处于职工上下班必经的显眼位置,主要由几十幅职工个人或班组的巨幅相片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构成。文化墙展现了成都车辆段职工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
据了解,从2005年起,成都车辆段每年确定1至2个文化主题,以光鲜亮丽的大型海报把文化墙建成展示班组和职工个人风采的 “舞台”。目前,这种形式已在成都局各站段全面推广。
近年来,成都局结合 “三标” “三线”建设,设计宣传栏、文化墙模板式样,进一步拓宽了全局宣传文化阵地,并形成了 《成都铁路局宣传文化阵地管理办法》。同时,他们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新形式,与时俱进开发新的宣传文化阵地,如 “成铁微家园”就被职工称为是握在手里的 《西南铁道报》与职工的 “掌上家园”。
“文化墙不仅仅是宣传文化阵地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使文化建设实现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让成铁精神升华为职工们共同的内在精神力量。”成都局文化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应对每一次突发事件时,在职工们确保西南山区铁路安全畅通的一言一行中,成铁精神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已内化为成铁人共同的精、气、神。
自2008年 “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局管内近两三年还遭遇了四川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遭遇3.0级以上地震达1200余次。频繁的地震使成都局安全生产面临巨大考验。
2011年6月16日夜,成昆铁路遭遇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在白果站至普雄站的47公里线路上集中爆发了17处水害,16趟在途旅客列车被沿途车站值班员或防洪看守工及时拦停。
“列车停车时,前后方均发生泥石流,列车恰好停在了中间安全地段。好几列旅客列车都是这样,真悬!”西昌工务段值班调度李慧宏至今对那晚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告诉记者:“那时没有一个人 ‘掉链子’,我们成功确保了旅客的安全!”
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成都局管内记录在案的泥石流发生次数为14次、落石发生次数为78次,但未造成旅客生命和财产损失。今年是成都局实现防洪安全30年。
“千百次的重复,只为那一次的终生不悔。”这句话用来形容2010年 “8·19”宝成铁路石亭江大桥垮塌、列车坠江事件中抢险的英雄司机曹继敏十分贴切。荣辱一把闸,在千钧一发之际,曹继敏严格按照 “宁可错停,不可盲行,宁停勿撞”的要求及时拉闸,为1300多名命悬一线的旅客赢得15分钟的逃命时间,保证了旅客 “零死亡”。
当年8月23日,新华社内参 《宝成铁路列车坠河 “零死亡”的启示》特别点题:安全意识化为本能反应,这是铁路职工长期应急救援演练成效的集中反应。
“安全关乎生命”,在每一次冒雨出巡和防洪抢险过程中,在每一次地震之后,12万成铁人坚持作业标准不打折,践行成铁企业核心价值观。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成铁职工训练有素如军队!”2013年8月,内昆铁路大关站至曾家坪子站间发生大面积高位山体滑坡,抢险持续了20多天,2000多名成铁职工投入抢险。中央电视台记者朱兴建进驻抢险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为自己能亲眼见证什么是成铁精神感到荣幸。
安全长治,文化致远,培育西南铁路现代化人才队伍
十年安全靠管理,百年安全靠文化。这是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文化潜移默化的内生性、传承性在安全生产中启迪人自醒自觉自强的体现。
2013年,成都车辆段以西南山区铁路现代化建设为背景,以成都东动车所第一名女子机械师王海珊为原型,创作了音乐剧 《女子机械师》。这部音乐剧不仅是成都局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而且还荣获了全路优秀文化节目一等奖。剧组全体演员也受到盛光祖总经理的亲切接见。
受到这份精神力量的感召,越来越多的年轻女职工投身机械师岗位。成都车辆段逐步建立起第一支动车女机械师队伍,并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为 “安全质量永恒,人品精品同铸”的安全品牌。
实现西南山区铁路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这离不开学习。成都局每年坚持隆重表彰先进,组织各类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电视短片、宣传画册、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营造 “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成都局实行路地合作,开展川、渝、黔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将涉及铁路的相关专业和工种纳入省级一类比赛,各竞赛项目第一名被省市总工会直接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有效提升了技能竞赛的档次,拓宽了青年职工职业成长渠道,先后涌现出了西昌工务段陈月忠、西昌供电段张文等一流的技术能手。
成都局党委高度重视新入路青年职工由于异地就业存在的心理落差、情绪波动等一系列问题。据了解,从2012年至今,成都局已招聘1.5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多以华北、西北、华中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为主。如何引导他们扎根西南山区铁路安全事业呢?
成都局团委以 “十年三步走”人才战略为核心,以举办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先进青年巡回报告会、编印青年职工新入职手册、开展 “岗位绝活”等职业引导活动、组织召开思想座谈会、开展历奇培训、做好迎新6项工作为重点,以突出一线实际、彰显青春活力为目标,开展了 “6+N”活动,不断在新职工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刚开始上班时我有些不适应。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我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现在感觉挺好!”今年毕业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涪陵工务段职工周亚兰很快成为 “6+N”活动的积极分子。
“一个人上班,上的是责任!”这是内昆铁路偏远的五等小站石丫口站全体职工的座右铭。这个站总共5人,实行4班倒制度,每班只有1个人作业,多为青年职工。创建自控型班组在这个小站已然不是目标,而是他们基于安全职责的自律、自觉。
这条座右铭是扎根山区铁路偏远小站的青年职工对成铁精神的朴素解读,也是对 “安全长治,文化致远”的生动诠释。像这样的五等小站,成都局管内有250个。小站的职工像螺丝钉一样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如今,成都局 “弘扬铁路精神、铸道安全成铁”主题宣传活动正深入推进,20个工作项点推出宣传文化、工艺文化、品牌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策划、文艺创作、新闻宣传、廉政文化等8项136个优秀文化成果。
其中,报告文学 《不朽的成昆魂》《深深的乌蒙情》和 《执着的巴蜀梦》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优秀成果。那些深藏在成铁人 “战山斗水保畅通”历史中的 “戴启宽们”的故事再一次走入新一代成铁人的视野,激励着他们成长成才。
“这就是我们的模样,岁月铺成未来的宽广;这就是我们的模样,无私的奉献,创造时代的辉煌!”这是成都局企业歌曲之一 《我们的模样》中的歌词,这首歌唱出了成铁人的 “坚守、实干、创新、奋进”精神和对西南山区铁路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憧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