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党课、技术党课、微信党课、视频党课等形式,方便一线党员学理论、学业务,为党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确保运输安全的本领创造了有利条件。
党员在哪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9月4日,手捧 “表扬书”的太原南工务段道岔整修队队长贺军说, “它让我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前一天,贺军与屈佃武、魏虎亮在作业中精心检查、果断处置,消除了一起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受到该段党委 “001号党员表扬书”的表扬。
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获得“表扬书”,党性观念淡薄的党员则会收到 “告诫书”。8月30日,侯马电务段党委对2名违反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的党员下发了 “告诫书”。该段党委副书记张军亲自与他们约谈,指定帮教人,制定整改措施,在党员中树立敬畏纪律、敬畏规章、敬畏组织的意识。
党员管理是提升党的战斗力的保证。为使每一名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监督和组织的鉴定之中,增强一线党员的责任感,今年8月,太原局党委制定实施了党员激励警示制度,以 “表扬书”、函询、约谈、告诫、责令整改5项党员教育管理激励警示措施,约束党员的日常行为,促进党员党性意识的增强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群众对党员的评价往往是以周围党员的言行为依据。为促使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带头遵章守纪,太原局党委开发实施了 “党员发挥作用信息管理系统”,每天动态呈现党员接受安全考核的情况,对党员发生的 “两违”问题以及在安全管理、包保设备等方面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党内安全分析,对党员安全卡控和党员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强。
党员在哪里,品牌就塑造在哪里
“要出行,找杨静;要发货,找建和。”这是流传于三晋旅客货主中的一句口头禅。
党员杨静是全路党内优质品牌 “改梅助困室”的第二任领班。9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她落实 “三个出行”要求、长年为重点旅客服务的事迹。作为全国劳模史改梅的接任者,杨静将享誉三晋的 “改梅助困室”建成了旅客温馨的家园和传播文明的窗口。
王建和是太原北站的一名货运值班员,身为党员的王建和在货运组织改革中,主动捕捉市场信息、主动对接发货意向、主动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方案,创建了 “王建和货运营销法”这一党内品牌。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以 “融入安全增量,服务改革发展”为主旨,太原局立足安全重载,突出客货服务,不断推进党内品牌创建活动,充分展示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被称为从工人队伍中走出来的技能大师刘书学,是湖东车辆段秦皇岛运用车间综合班班长。以他名字命名的 “刘书学党员创新工作室”,围绕大秦线重载安全运输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完成技改项目83项,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关键性难题210个,累计为企业创效6000多万元。
自2011年以来,太原局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湖东机务段 “程利甫大秦重载列车操纵法” “喜青电子攻关组”等一大批全路党内优质品牌。截至9月底,太原局党委共命名党内优质品牌40个、以党员命名党员工作室8个、完成立项攻关课题1435个。
党员在哪里,活力就彰显在哪里
“我给周文刚提几点意见。你现在荣誉有了,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但你总是 ‘留一手’,排查故障的高招从不示人,这不是一名党员应有的作为。”
党员周文刚是获得多项荣誉的太原车辆段动车所高级技师。在8月9日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同志们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他进行了开诚布公的批评。
“先进党员也有做得不足的方面,真诚、虚心地接受同志们的意见才能继续进步。”作为这个支部的联系人,全程参加指导该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太原局局长杨绍清说, “群众就是一面镜子。每一名党员,无论职务高低,要想成为群众的模范,都必须在这样严肃生动的组织生活中得到历练。”
太原局以常态化保障机制为抓手,以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队伍为目标,同心协力抓党建,总结形成了领导人员联系车间班组、定期调研、定期谈心、定期 “三同”等20项长效机制。13名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都要深入联系点单位的车间班组,与一线党员和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作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思想、征求意见、倾听诉求活动,现场指导支部工作,及时解决支部班子合力不强、支部立项攻关选题不准、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缺乏活力、党员岗位作用不突出等党建工作问题,确保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事事当先锋,时时做模范。品德高尚、素质优良、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太原局广大党员,紧紧围绕 “融入安全增量,服务改革发展”展示作为,汇聚起实现 “铁路梦” “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