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报道,9月16日,武汉铁路局开行4对8列时速120公里的货物快运列车。据武汉铁路局人士介绍,该列车首次实现货运价格市场定价,并力争做到价格一周一调。(参考消息9月16日)
多年来铁路受计划经济影响,改革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去年铁路改制后,第一板斧就砍向了货运,这也是铁路最敏感、最棘手的最后堡垒,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被彻底打开,取而代之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车皮计划阳光透明了,“铁老大”成了“店小二”,变“坐商”为“行商”了,企业、货主网上可以申请,电话也能搞定,应该说从真正意义上确立了铁路走市场新机制。
但随着国情、世情的变化,陆、海、空运输业的相互竞争,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铁路的冲击受到了很大影响。铁总发布的《2014年1—6月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和货物发送量同比各下降3.6%。造成这种现状,如果从深层次上分析,虽然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占据主要因素,但运作方式呆板,经营策略不新,运输价格不活等问题仍然存在,表现非常明显的是,抓“黑货”是自己的传统优势,但在抓零散“白货”上,是个“短板”,与市场对接不紧,这块蛋糕眼睁睁被瓜分、流失。
市场持续奖赏的人只有一种,那就是“迎合市场、适应市场”的交易者。作为企业遵从的法则也一样,那就是适者生存,针对变化了市场环境,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拿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铁路在货源持续低迷,货运量同比数据一路下滑的形势下,在白货领域,推出高铁快递、开出电商班列、恢复零担行包快运列车,“量身定做”的货物快运列车,并且立项货运动车组项目;在黑货领域,取消了执行多年的运输立户管理等。应该说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它的亮点在于把大客户、小客户,大商品、小商品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引领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发展,货随主愿,货畅其流,这是适应市场改革的必由之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铁路强势介入零散白货市场,不可否认,随着市场运作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物流市场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提高铁路自身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便百姓又是一个利好消息,标志着铁路货运改革只要法律允许无限区、无堡垒,永在进行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