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撒进院落,映着“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这十二个大字格外鲜红。孔庄这个太行深处的四等小站又迎来了它崭新的一天。
院子里渐渐出现身影,匆忙却又不失秩序,洗漱的、吃早餐的,仔细看去大都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声哨响,全员集合在办公室,看着这一群着装整齐,精神焕发的年轻人,工长会心的笑了。分配完工作,大家麻利的收拾好作业工具,向着工地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微风袭来,吹过他们,散发着年轻活力的气息。
以前的孔庄养路工区都是一群老职工,每天下班回到工区,院子里见不到一个人,都呆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相互之间也很少交流,本来就偏僻的工区更显得鸦雀无声。2011年以来,段里给孔庄分来了一批批新职工,为孔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这个沉闷的小工区不在寂静。下班归来,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打打球,聊聊天,兴奋之时斗斗嘴,相互追逐打闹一番,院子里欢闹声不绝于耳。渐渐地,这种欢乐的气氛也影响了老职工们,大家聚在一起款款而谈,时不时的一句话引发大家哄笑,以前清冷的工区仿佛从不存在,有的只是欢声笑语和阳光照耀下那群充满朝气的人。
来到了孔庄,就是一家人。大家和睦相处一起生活。年轻人传承着老一辈工作的经验,生活中他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孔庄交通不便,一切工作全靠人力。工作的繁重,身心的劳累再加上生活的乏味让这群年轻的的心动荡不安。老职工们深知这一点,他们把年轻人凑到一起,大家一起打打牌、谈谈心,慢慢的忘掉烦恼,重拾信心。年轻就意味着容易犯错误,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不气不恼,因为这群新生代还需要磨练。岁月是一把刻刀,削平了棱棱角角,适时适当的教育和惩罚让年轻人更加成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生活。
青春与活力是年轻人的象征,沉稳老练是老职工的写照。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对于工作还不是很熟悉,老职工们看在眼里,他们悉心教导,手把手的教授,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一点点输导给这群青年军。遇到小麻烦,他们会让年轻人自己先动手解决,再教导他们怎么处理更加合理。经验的传承慢慢影响着年轻的人们,年轻人干活越来越熟练,一接到任务,立马抄起家伙就干,麻利的动作,熟练的手法让老职工们倍感舒心,他们心里感慨着的便是对这群年轻人最美的赞誉。
火炬在传递,传到年轻人的手中,他们握紧这最宝贵的东西,向着孔庄美好的明天迈出坚定地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