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重,水迢迢,清秀无边云浩渺;路漫漫,意绵绵,情谊深厚惹人羡。
5月15日中午,从道县前往白果村站。进入大山后,仅容一个车身的山路如 “之”字般盘旋而上。山路一侧陡峭的悬崖,让人心惊肉跳。
15时许,来到白果村站。车站四面环山,围得如铁桶一般;两端分别连着6000多米的长乐隧道和袍子岭隧道,中间距离仅200米。
“你们今天算幸运了,下大雨时山路经常中断,汽车没法进山。”站长周平说, “职工都是坐通勤车外出。”
白果村站只有两股道,每天接发列车16对。9名职工除一名老师傅外,都是 “80后” “90后”小伙儿。
“26226次接近,一道接车。”周平领着走向运转室,53岁的车站值班员莫建华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控制台,办理接发列车手续。
莫建华家在金城江,原来是黔桂线泗亭站值班员。一个多月前,白果村站职工小王和远在金城江的女友感情告急,情急之下找到莫建华,希望能对调岗位。莫建华觉得应该多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便说服家人,只身来到白果村站。
“莫师傅牺牲了家庭的团聚,成全了年轻人的爱情,令人敬佩!”说起莫建华,周平竖起大拇指。 “周站长的老婆更了不起,每天义务为我们送菜做饭,都成车站 ‘后勤部长’了。”莫建华马上 “回敬”了周平。
原来,周平从道州站调到白果村站后,他的妻子胡蓉每天上午从道县坐通勤车为职工送菜做饭,下午坐车返回。5月16日11时许,胡蓉领着儿子乘通勤车来到车站,提着河虾、米粉、蔬菜直奔厨房。 “这地方买菜不方便,我有空就给他们送些新鲜菜,让他们安心工作。”胡蓉开心地说。
小站生活虽然艰苦,但职工们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由于车站周围都是用碎石填筑而成,大家便利用休班时间从零陵、钟山等地将泥土一袋袋运进来,花了两年时间开辟出了4块菜地。
“休班时大家 ‘就地取材’搞小种植,上山摘茶叶、挖竹笋、采蘑菇,就像一家人一样。”周平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