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旁人看来,北京客运段铁嫂乘务组乘务员邸莉莉家的 “经书”似乎更 “难念”。当家庭重担像愁云一样笼罩在头顶时, “80后”邸莉莉用一颗善良温顺的心,呵护着每一位家人。这个两代铁路人之家充满浓浓的亲情。
一家3代6口挤在一套小房子里——邸莉莉的 “蜗居”生活让同龄姐妹常常感慨她过得不容易,但谁也没听到她抱怨过,平时见她总是笑呵呵的。2008年,邸莉莉和在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工作的爱人结婚后,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独立住房,就与公公、婆婆、小姑子挤在了一套二居室里。她主动提出,让公公婆婆住在向阳的主卧室,再帮小姑子在客厅隔出了一间闺房,他们小两口则住在朝西的小卧室。女儿欣欣出生后,他们 “小三口”只好在床上横过来睡,丈夫的脚常常悬在床外。家里客厅虽小,却摆了3个沙发,每当丈夫回家的几天,全家人就围坐在沙发上看女儿跳舞,这是让邸莉莉备感幸福的时刻。
车队常有同事好奇地问邸莉莉:“你和公婆、小姑子同处一个屋檐下,这关系一定特别不好处吧?”可邸莉莉却摇头笑着说: “北京有句老话叫 ‘两好合一好’,只要每个人都一块儿往好处想,家里就能过好。我觉得跟老人住一起要尊重他们,要多念着他们的好。我老公长期在外边施工,我也要当班值乘,有公婆帮着照看孩子,一回家就能吃上热乎饭菜,挺有福气的。”每年春节,邸莉莉总是抽时间给公公婆婆买新衣服,平时也常买些松软的糕点放在公婆屋里。
家中两位老人同时患病住院,让邸莉莉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去年3月份,邸莉莉的父亲被发现得了肺癌,肿瘤切除手术做了没多久,她公公的腰椎病又大发作,下肢疼得着不了地。去年5月份,父亲还没出院,公公又住院做腰椎手术。丈夫在线路施工现场不能回家照顾,邸莉莉只要休班,就轮番奔波在两个医院里,侍奉在两位父亲的病床前。她说,那段日子简直 “把身子劈八瓣也不够使”,但她鼓励自己一定要挺住,因为家是温馨的港湾,更是责任的坚守。
邸莉莉把在家庭营造的温暖,传递给列车上的万千旅客。 “看到年长的旅客,我就会想起父母和公公婆婆,看到儿童旅客,我就会想到女儿。”邸莉莉嘴角浅浅一挑,眼睛又成了弯月, “只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去为他们服务,总能得到旅客的善意和理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