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为近日,动车组飞驰在沪杭高铁上。张关春 摄
10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上海铁路局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牢记神圣使命,率领30多万名建设者,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累计完成了基本建设投资4185.68亿元,建成线路总里程3581.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326.8公里、普速铁路1254.5公里,基本形成东部铁路网现代化结构,为复兴中华的宏伟蓝图浓笔重抹。
10年建成10条高铁,庞大高铁群亮相长三角,在我国首次实现大区域 “同城化”
1876年,上海滩上修筑的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130多年后,上海局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新建合宁、合武、甬台温、温福、沪宁、沪杭、宁杭7条高铁,合计里程2326.8公里,占全路高铁里程的1/5强,又完成了京沪、合蚌、杭甬3条高铁在局管内运营前联调联试工作,以10年新建10条高铁的大手笔,在长三角地区构筑起庞大的高铁群,形成了全国首个经济圈快速客运通道网。
2008年4月18日,中国首条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客运专线——合宁铁路开通运营,成为全路第一条提前建成、第一条按设计速度要求开通运营、第一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一条采用大吨位32米整体箱梁技术、第一条成功铺设新型18号高速道岔、第一条采用C2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的时速250公里新建有砟高铁。时任上海局常务副局长、合宁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认为,合宁铁路建设成套技术在10个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多项有砟高铁修建技术、装备配套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空白,为我国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沪宁高铁全长300公里,最高时速350公里,2008年7月1日开工,2010年7月1日上海世博会期间开通运营。当时,作为我国第一条全线铺设CRTS-Ⅰ型轨道板、第一条全线设备国产化、第一条建设工期最短而技术方案调整最多、第一条联调联试用时最少、第一条彻底甩掉洋拐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高铁,沪宁高铁共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10项,省部级优质工程25项,样板工程45项。至此,30年来被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垄断的高铁技术格局,被 “中国创造”打破了。作为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城际铁路,沪宁高铁的建成通车对于推进我国高铁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沪杭高铁是在软土路基上施工建设的一条高速铁路,大量采用 “以桥代路”技术,桥梁长度占线路全长的91%。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转体拱桥,创造了3个世界之最,即高速铁路160米自锚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度为世界第一;在软土地基上建造160米自锚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属世界第一次;该桥单边转体自重量达1.68万吨,创世界同类桥梁之最。在试运行中,沪杭高铁列车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创当时世界运营铁路最高速度。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彩虹飞架,沪杭 “半小时交通圈”由梦想变为现实。
宁杭高铁是一条集国内高铁先进技术于大成的高品质铁路,无砟轨道、软土路基、高架桥梁、长大隧道,国内高铁有的这里一应俱全。各参建单位以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深入推进标准化工地建设。自2009年4月工程开工以来,全线未发生生产安全一般及以上事故,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施工质量全面可控。2013年7月1日,宁杭高铁开通运营,上海、南京、杭州三座长三角核心城市终于构建成一个铁轨上的黄金三角。
京沪高铁上海至枣庄段联调联试历时180个日日夜夜,上海局率领广大职工对所有设备进行了反复精调细整,配合有关部门出色地完成了10大类56项综合试验和全线8项专项试验,以及高铁轨道状态试验9大类50项试验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出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速度的新纪录,全面验证了高速运行条件下固定设施、移动设备的安全性、匹配性和适用性,为京沪高铁2011年6月30日安全顺利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三角10年建成10条高铁的同时,上海局还新建普速铁路12条:新长线新袁段、宣杭、宁启、浦东、铜九、衢常、南通至南通东、海洋、阜六、宿淮、丰沛、金山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9条:京沪、浙赣、沪杭、京九、萧甬、徐连、中连、阜淮、淮南线,至今全局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已达4636.4公里。
10年建成特、大、中型客站85座,覆盖沪、苏、浙、皖主要城市,成为当地亮丽的标志性建筑
铁路客运站是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点线能力匹配,方能使铁路网功能完善、运力强大。10年间,上海局针对长三角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特点,建成特、大、中型客站85座,其中上海虹桥、上海南、南京南、南京、杭州东、宁波站特大型综合枢纽客站6座,苏州、南通、盐城、淮安、扬州、泰州、温州南、亳州、合肥、阜阳站大型客站10座,池州、铜陵等其他客站69座。
上海虹桥站于2008年6月开工建设,2010年7月1日启用,是一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铁路综合枢纽,为亚洲最大铁路枢纽之一。该站建筑总面积44万平方米,上下5层,依次为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出站及换乘大厅、地铁层;北端与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接轨,南端与沪昆铁路、沪杭高铁接轨;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公交、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实现零换乘。上海虹桥站的车场总规模为16台30线,其中高速铁路场10台19线,城际普速场6台11线。该站设备设施自动化程度高,站区范围内共设自助售票机80台,进出站检票闸机196台和大批自动引导系统等自助服务设备。全站候车大厅面积达到11340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1万人候车,候车大厅是全开放的空间。此外,该站在建设中广泛应用太阳能板发电、电能余热利用等多项环保技术,成为上海市低碳经济示范点。2014年4月5日清明节,该站发送旅客19.4万人,成为全路日发送旅客最多的车站。
南京南站连接京沪、宁安、宁杭高铁和沪汉蓉大通道以及沪宁高铁仙林站联络线等5条线路,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由3个车场15个站台28条线路组成,规模为现有南京站的6倍,是 “巨无霸”级建筑,2011年6月28日建成启用。
杭州东站是汇集高铁、普铁、磁悬浮、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贯通的零距离换乘智能化、人性化工程,沪昆、沪杭、杭甬、宁杭、杭长等5条铁路线交会于此,设计站线包括磁悬浮在内共18台34线,站房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为全国八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杭州东站经历4年半施工,于2013年7月1日建成。
在建设客站的同时,上海局还客货兼顾,建成闵行、合肥北、杭州北、绍兴东货场大型货场4处;建成动车所等大型设施9处:南翔、虹桥、南京南、杭州、上海南、南京动车所,上海客专调度所,上海大功率机车维修基地,上海大型养路机械综合维修基地。
铁路建设者以 “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豪情壮志,为东部铁路建设发展立下丰功伟绩
10年间,上海局铁路建设者以“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豪情壮志,为东部铁路现代化立下丰功伟绩,打造出一批优质工程:南京站、扬州站荣获 “鲁班奖”;沿海铁路雁荡山特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合宁铁路、合宁铁路襄滁河大桥、合武铁路、浙赣电气化工程获詹天佑奖;上海南站获得上海市重点工程白玉兰奖;台州站、温州南站、嘉兴南站获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铜九铁路、合宁铁路襄滁河大桥获得火车头优质工程奖。
10年间,上海局建设系统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2005年以来,这些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管理创新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14项,上海市发明金奖3项。东部铁路网现代化基本形成,促使上海局运输能力成倍增长,2013年发送旅客39141万人,是2004年的2.5倍;货物发送量23039万吨,是2004年的1.6倍;运输收入678.3亿元,是2004年的3.8倍。上海局铁路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2013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97760亿元,是2004年的3.4倍。
面对东部铁路建设大规模、高标准、多项目的同时推进,从2005年开始,上海局持续组织全局建设系统、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建设管理成果进行系统集成,建立了符合标准化管理要求的具有本局特点的建设管理体系,为科学推进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该局共组织编写并出版了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丛书》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岗位工作指南》 《铁路客运专线专项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 《铁路工艺试验工作指南》 《高速铁路施工工序管理要点》 《铁路建设工程标准化评定工作指南》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探索与实践》等7大类36本专业管理书籍,提高了规范管理的水平。
上海局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着力抓好施组方案、工艺试验、工序管理、标准化评定、验收交接五大环节,创建定期诊断、责任包保、动态监控、沟通协调、考核奖惩5项科学的推进机制。上海局把零风险施工作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坚决实现 “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
10年,是继 “中取华东” “再取华东”后的又一次东部铁路建设发展机遇,一批批丰硕成果如诗如画,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战斗演绎神奇佳话。广大旅客不会忘记,正是这些挥洒青春热血的建设者,让长三角同城化成为现实,为东部经济腾飞安装了加速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