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塞北草原已是一派盎然春意。
列车驶入包头市境内,铁路沿线一片又一片浓郁的 “春色”让人眼前一亮。
在京包双线和集包客线中间的空地上,油松、樟子松一棵接一棵,翠绿茂盛;成行成片的金叶榆枝干细长,顶着金黄色的叶片,恍如已到金秋时节;榆树叶已长成了绿油油的圆钱儿;半截树干涂着防虫害刷白剂的杨树苗也泛出了绿芽。
在京包双线和集包客线四条线路外侧,刚刚种上的钻天杨成排成群、笔直挺立。
越过钻天杨,只见线路两侧的居民房屋,都被统一粉刷成砖红色,夕阳洒落下,宛如一条长长的多彩画布。
“变化太大了,窗外 ‘风景’独好!”火车在绿色中穿行,看着一处处新绿,南来北往的旅客们无不感慨,“塞外草原春天风大,往年一到这个季节,铁路沿线经常 ‘白色垃圾’遍地飞。现在,沿线不仅干净整齐,满眼的绿色更让人心中有着无限憧憬。”
变化来自路地联手绘 “画卷”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铁路局,管内大部分线路风大沙多,气候干燥,线路两侧植被退化严重,如何进一步改善好铁路沿线环境,服务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了呼和浩特局思考的课题。“加大铁路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好铁路生态 ‘小环境’。”呼和浩特局的这一想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8337发展战略、把边疆草原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肯定与支持。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包头市,京包、包兰、包西等铁路贯穿其境内,铁路沿线的 “风景”成为了包头市的第一个窗口。为此,呼和浩特局与包头市联手,在全自治区率先启动了 “描绘”铁路沿线 “绿色长廊”工程。
去年隆冬时节,呼和浩特局与包头市以 “只争朝夕”的精神,快马加鞭启动了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前期调研,制订了 《包头市市区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 《包头市铁路沿线绿色通道规划设计方案》,与包头市委、市政府就加快包头市区域内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优化铁路物流园规划等工作形成了共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成为了呼和浩特局与包头市今后3年的重点工程,包头市计划在3年内投资25亿元,对沿线两侧各50米内进行整治绿化,并形成了 “2013年打基础、2014年6月底明显见成效、2015年大变样”的总体规划。
按照总体规划,呼和浩特局拆除界内违章建筑并整地1.2万平方米,对所属8家煤场进行抑尘治理;包头市清理沿线两侧垃圾40余万吨,治理污染企业192家,清除沿线废品回收站、旧货市场等违章建筑10万平方米,粉刷沿线墙面53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包头市将沿线铁路职工住房改造纳入棚户区改造工程;安排专项资金,优先安排铁路职工住宅楼节能改造和铁路公房 “穿衣戴帽”改造。呼和浩特局结合包头市政规划,按照“房前种草、屋后植树、区内花木、区边绿树”的思路,绿化铁路职工住宅小区和周边结合部空地,使之与周边城区融为一体。
变化来自因地制宜打“硬仗”坚持生态防护效能和绿化美化相结合,体现 “乔灌结合、针阔搭配、错落有致、色彩协调”——按照呼和浩特局和包头市政府确定的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规划目标,铁路两线间、线路外侧的树木分别由铁路和地方分工负责种植。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春天,路地接连打响了两场 “硬仗”。第一场 “硬仗”于去年年底进行。呼和浩特局根据铁路沿线造林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了冬季造林。冬季气温低、土质硬,适合栽植油松、樟子松等针叶类树木。2013年冬季,呼和浩特局在平整铁路沿线环境中,清除杂草60.38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76万立方米,清理旧轨枕2745根,换种植土2795立方米,挖树坑4.7万穴,栽植针叶树10637株。呼和浩特局绿化办主任郝才元告诉: “在冬季植树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提前动工做好来年春季的树坑挖掘工作。”
第二场 “硬仗”于今春全面展开。呼和浩特局和包头市政府继续对阔叶乔木、彩叶观赏树、灌木等树种进行栽植。然而,由于沿线间土壤条件差,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非宜林地,种植难度依然很大。
“针对在非宜林地种植的树木不易成活的问题,我们不仅保证及时浇水、除草,还首次试验性地引进了高科技产品——保水剂,确保土壤对水分的充分保持。”呼和浩特局恒诺林业总场的总工程师卢丽君向介绍。
呼和浩特局为尽快推进施工进度,投入了16个单位、2400余人参与植树造林工作,每天都有300余名职工在造林现场投入工作。他们克服点长线多、人员分散等困难,甚至吃喝都在现场。很多地方汽车无法驶入,树坑只能靠人工挖,树苗只能一株一株地背进去。
呼和浩特局机关、局属单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和团员青年多次到线路间义务植树。同时,局属单位的庭院绿化也搞得有声有色。今年春季,该局庭院绿化完成植树11743株,职工们普遍反映“工作环境好了,生活环境美了,咱们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三分造七分养”。树苗栽种后,后期抚育是关键。为保证绿化效果,呼和浩特局对苗木质量、挖坑质量、栽植质量、抚育质量采取 “四把关”,浇灌树苗从当地农田引水,除草、修枝、病虫防害、防火防涝等抚育工作都组织专人进行,最大限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不到半年时间,铁路和地方就用一组 “绿色数字”为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工作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呼和浩特局就在包头市境内铁路线路54.29公里沿线、总面积达49.36公顷的站场沿线植树62.42万株 (丛),平整场地97260平方米,更换种植土6500立方米,清理杂草23万平方米,而包头市的整治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