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今年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指导意见显示,今年上海将深化地铁逃票专项整治活动,在将逃票者个人信息纳入全市征信系统平台的基础上,推动征信系统立法,完善地铁逃票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同时,上海还将探索把整治地铁逃票的经验延伸至公交、铁路等其他公共领域。(腾讯网4月22日讯)
据统计,2012年,上海地铁执法稽查组共计开展了393个站次的专项整治,共查处逃票违规乘行20.25万人次。其中,97.1%的逃票者采用跨越或钻过闸机、两人合并进出闸机方式,2.6%的逃票者冒用免费乘车证件或非法使用假证。逃票者为了省钱便想方设法的采取一系列的逃票计划。若在网络上搜索“逃票攻略”四字,不难发现网上上传的攻略可谓是比比皆是,覆盖全国的景点、公交、地铁、火车等系统。有人甚至成立了所谓的逃票吧,在当中或是分享逃票的经验,或是炫耀逃票的事迹,或是向成功人士取经。在这些志同道合的逃友中,逃票已不再是偷偷摸摸让人心虚的行为了,而是成为在桌面可以明目张胆的探讨和炫耀的事情。
虽说逃票的理由有很多,少数人称是无奈之举,但大部分的却是贪图便宜,仅仅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起了逃票的心思。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把逃票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却不曾想过这样的习惯已经触碰了自身的诚信底线和破坏了道德规则。他们逃得不仅仅是金钱那么简单,更多地是自身的诚信价值。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和基本品质,虽然在逃票的过程中逃友赚到了逃票的乐趣、刺激以及小便宜,但在个人的诚信价值上却往往丢失了一大截,这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补救回来的。因此在当今提倡以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主义社会下,整治逃票违规行为便变得刻不容缓了。
为了避免更多地诚信危机,今年上海将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探索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今后,上海市将探索把公交铁路等逃票记入公民诚信记录。将诚信与升学、就业、信贷、生产经营、个人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一旦出现诚信危机便从各方面受到惩罚和制约,让逃票者真正意识到逃票的后果,继而促使他们心存顾忌,遵守社会规则。若要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我们更多地便是以身作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