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一堵,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经铁路进出的人员与物资外运都将受阻。”4月10日上午,站在葫芦站对面高高的山梁上,葫芦站站长刘明慧指着眼前被连绵山丘环抱的葫芦站感慨:“葫芦站像极了‘葫芦嘴’。集包客线、京包线上的古营盘站、卓资东站、集宁南站、集宁站等上下行共计10个方向的列车接发、会让作业,在这里展开。”
隶属于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站的四等站葫芦站,坐落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油葫芦湾村。因当地村民家家有在房梁上悬挂葫芦、企盼平安顺利的习俗,油葫芦湾村和葫芦站由此而得名。
走进葫芦站,站台上的立岗亭下,当班两个小时已接发了17趟列车的42岁助理值班员张岩忠站得笔直: “因为集中修,今天的作业量不值一提。往日日均接发客车72列、货车等其他列车近400列,平均3分钟一趟,出去就回不来,一顿饭得吃四五回。”
为让葫芦站成为安全畅通和高效运输的 “宝葫芦”,集宁站党政联手,在“硬机制和软文化”上下了一番大功夫。
在运转室,每接发一趟列车,值班员邢志国、信号员平帆和联控值班员闫万鹏,就将列车到发信息认真填写在《上/下行列车到发方向表》上,自我核对后再互相核对,确认无误后再办理列车进路。葫芦站副站长孟焱解释: “这是我们站自创的岗位互控制度。此外还增设了 ‘联控值班员’岗位,并为信号员配备了TDCS系统,这在全路都少有,安全生产38年的成绩可不是白来的。”
在葫芦站,无论是运转室、宿舍楼,还是站内小院,浓浓中国风的“和畅”文化宣传板随处可见:“和”——站车和谐、团队和睦、环境和美;“畅”——枢纽安畅、管理顺畅、职工舒畅。这样的文化激发着大家保安全的热情。该站计算机知识丰富的青工彭宏,潜心设计出自带站场图的 《中间站调车作业通知单》,广受职工好评。
葫芦站迅速 “上量扩容”,也给职工生活带来巨大压力。连住了两年活动板房的职工,在呼和浩特局2013年新一轮 “三线”建设中,率先住上了二层小楼,休息室、活动室、图书室应有尽有,热水器、空调等配备齐全。32名职工还利用闲置土地开垦出2片小菜园。各级组织的关爱,也让葫芦站职工品尝到了 “糖葫芦”的甜美。在葫芦站工作了33年的助理值班员宿双林感慨地说: “如今的葫芦站,正应了 ‘和畅’文化的八字目标——人和路畅,大道行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