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通讯社从商务部18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方支持中国企业参与泰国铁路建设合作,同时也支持中国企业本着市场运作的原则,与泰国开展包括大米在内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新浪3月19日)

去年10月12日,在中国高铁展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泰国总理英拉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

中国并不是高速铁路技术的原创国,很多技术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开发出来的,这其中涉及核心技术、国产率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但是自2009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条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速专线正式开通,到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多条高铁线路的投入运营。短短四五年时间,高铁开通至今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高铁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把从法国、日本和德国引进的高铁技术学习、消化、吸收,不经意间,已由“追赶者”华丽转身为“引领者”,中国铁路在发展中不断研发高新技术,积极从安全、高效、持久、耐用等方面进行技改创新,申请的高速铁路专利就达900多项,使的中国高铁也成为世界上营业里程最长、安全系数最高、舒适度最高的铁路线路,近年来,有100多个国外代表团考察中国高速铁路,对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评价,50多个国家与中国铁路签订了双边合作文件,总合同额达260亿美元。

中国高铁技术正在不断受惠于周边国家,据新华社去年9月份报道,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相差三分之一。

而且,中泰两国还可能通过高铁技术这条纽带加强经济交往及互利合作,共同走上发展的轨道,泰国对我国的战略和交通意义举足轻重,与泰国联通可以避开马六甲海峡,因此交通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高铁的输出可以构建我国的交通要道,将来还可以与老挝进行连接,有利于推进国家的整体合作。

从中国高铁的发展来看,高铁的不断建设,各地区沿线城市纷纷围绕铁路打造“高铁新城”,提升了周边房价、开发了地方旅游业、商业发展,让高铁成为了地方经济、文化等增长的助推剂。去年上半年铁路投资放缓使得下游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都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铁路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非常明显,这导致了今年7月份地方一把手密集来拜会铁路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都想让盛总经理多考虑对他们管辖的“一亩三分地”多进行投资。

对于泰国来说,发展高铁,也会拉动泰国经济快速发展,还能让泰国旅游业有较快发展,提升国家影响力,这些都让泰国总理不止一次提出与中国高铁合作,中泰高铁合作,就像是一个良好契机及引擎,不仅可以提升两国关系,还能起到共同促进,互惠互利的作用,继而达到双赢。(李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