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刮起一股节俭之风。餐桌上铺张浪费摆排场的食物酒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光盘行动;过节高档商品、精美包装的商品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实惠的节日礼物。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不再是吃要美味佳肴,穿要讲究名牌,用要高档奢侈,更多开始考虑实惠及性价比,人们生活更加接地气。每人节约一点点,就可以为整个国家节约很大一部分资源,对整改社会风气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节俭,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利器。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秘密访问延安,被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节俭品格深深感动。他断言,这种作风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东方魔力”,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而对于现今社会,由于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发展,人们开始竞相追逐权利、金钱、美色,渐渐放弃了中华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把讲排场、比阔气当做“面子”,把“朴素”当成寒酸,把追逐生活的档次放在了第一位。人们忘记了,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是节俭带我们走出了发展的泥潭,是节俭带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节俭,才是兴邦的根本。每个人贡献小小的一份力量,就能让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吃饱饭、穿暖衣、有书读。
勤俭节约,不但是国家繁荣兴旺的希望,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粗狂式的经营已经让企业发展力不从心,只有加强节俭力度,鼓励每一名铁路职工从自身做起,才能有助于呼铁局提高发展进程。
新时期,呼铁局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重重,又要迎难而上。要实现这些目标,光靠全体职工努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开源节流。需要从干部到职工深入贯彻节俭意识,从生产生活中的小处入手,厉行节约。为了防止浪费,可以减少公车的使用,下班关灯。办公室里用的打印纸,正反两面双向打印,收旧利废,把淘汰不用的设备集体进行处理,用于新职工的练习器材或拆卸部分仍旧可以使用的零部件。使用完洗手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等。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节俭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将节俭的力量汇聚,就能起大作用。
勤俭,是我们不能丢掉的好习惯。大到国家治国,小到家庭安家,没有节俭,即使收入再多,也经不起挥霍浪费。人人节俭,对社会的贡献会是惊人的。但是,节俭不是抠门,而是真正的把该花的钱用在刀刃上,把摆谱的面子工程取消。
人人节俭,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崇拜富人的心理渐渐淡去,让国人找到真正应该坚守的价值观,从而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感。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背景下,节俭不应被视为“小气”置之高阁,反而应该广泛应用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节俭行动中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