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对铁路沿线实施补植补造、见缝插绿、能绿则绿,着力增加绿量,在合宁、合武、合福、合蚌等高速铁路沿线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对沿线视野范围内的山体、道路、河渠、塘坝、农田、村庄等进行高档次绿化。力争经过此次提升,使辖区范围内铁路沿线的绿化率达95%以上。
当今,环保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看到最多的应该是钢精混凝土结构的高楼,还有包裹在高楼外面那一层令你视线模糊的雾霾。据报道,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是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梦想中那一望无垠的绿色已经成为城市人的一种奢求和向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出行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权威数据表明:按照完成单位运输周转量造成的环境成本测算,航空、公路客运分别是铁路客运的2.3倍、3.3倍。同时,以出行100公里为例,私家车碳排放为22千克,摩托车为5.5千克,公交车为6.2千克,火车为5千克,飞机经济舱为9.2千克,飞机商务舱为13.7千克,飞机头等舱为18.2千克。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众多的交通工具中,铁路无疑是绿色出行方面的佼佼者和领头羊。然而,铁路沿线的环境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成了铁路绿色出行的短板和困扰。
多年来铁路部门一直致力于铁路沿线的环境综合治理,但凭一个部门的努力毕竟力量有限,沿线的环境很难达到人们预想的期望值。据悉,为彻底解决合肥铁路沿线的环境问题,3月12日,合肥市召开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2014年第一次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的的成员包括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国土局、各县市区文明办负责人、上海铁路局合肥办事处及各段负责人等。印发了《合肥市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征求意见稿)》,确立了“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分工、职责。此外,联席会议还建立了定期例会、联络沟通、督察督办、责任追究制四项制度,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提高整治效率,形成整体合力,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好的开始,但笔者认为相关部门的管制和清理是一个方面,旅客的文明出行和沿线居民爱路护路的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也同样重要。
合肥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做法为我们彻底解决铁路沿线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可以想象一下,坐在整洁的车厢内,透过明亮的车窗,眼前出现的不再是脏、乱、差,而是那久违的一望无垠的绿色,这是一种多么惬意和享受的感觉。相信在多方共同协力下,这样的感受不会离我们太远,绿色出行也必将会更绿!(邱森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