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 和平
当长安街边的玉兰花吐露芬芳、在朝阳中传播美丽讯息时,3月13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的璀璨穹顶之下,2900多名代表一次次将表决器按下,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等依次通过,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彻人民大会堂。
9时35分,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落下帷幕。在八天半的会期内,代表们的讨论中有思想和观点的碰撞,胸怀中有信心和力量的凝聚。饱含着对中国梦的新期待,他们陆续走出人民大会堂。
与开幕会时的欢聚相比,这一刻,每个人的记事本上写下了更多的收获与希望。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吴云天告诉,他所在的甘肃代表团的代表们对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未来非常关注,兰州局将在提高西部路网综合运输能力、促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中做出新贡献。
“在湖北代表团,铁路建设成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认可,高铁在武汉连线成网,为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拉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汪亚平说。
“中欧铁路大通道郑欧班列的开行,对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它一定能够成为带动河南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车头。”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张军邦对此充满信心。
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前,来自铁路行业的代表们握手合影,把美好的回忆定格在这难忘的时刻。在18名铁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中,有2名代表来自成都铁路局,他们是局党委书记王晓州和凯里工务段工长邰顺军。会后,俩人刚一见面便谈起了与会感受——
“我最大的感受是鼓舞和鞭策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和动力共生。我们要准确把握铁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责任定位,加快实现西南地区铁路现代化的目标。” “是啊,政府工作报告对铁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工务系统一线职工,我回去后要更专注地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花苞蓄势,柳枝绽春,三月的北京满是希望的春光。展望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的铁路发展新蓝图,各省市代表团的代表们也对钢铁大动脉发展的 “春天”充满信心。面对本报的提问,他们表达了对新时期铁路改革发展的寄语。
“今年国务院将加大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投资,相信西部地区将借助铁路搭上更好更快发展的直通车。”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说,钢铁大动脉将带动西部城市群飞速发展,西部地区铁路沿线将呈现出幸福新图景。
念来去,高铁行。乘高铁往返于长沙和北京之间的全国人大代表鲁贵卿认为,乘高铁出行安全、快捷、温馨,随着中等城市间四通八达高铁网的铺就,二三线城市将迎来催生高铁经济的大好时机,当地百姓的生活将更美好。
“国家提出加大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提示铁路部门要更加注重扩大城乡铁路运输网络的覆盖面。”山东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孙伟有着深厚的铁路情结,她对铁路带动城镇化发展寄予厚望。
胸怀发展的蓝图,迈着稳健的步伐,代表们携手并进,奔向新征程。来自铁路行业的代表们一致认为,在铁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走向市场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铁路工作的各项新要求,在加快铁路建设、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实现 “三个出行”常态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希望在这里孕育,奋斗在这里开始,“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在这里升腾。乘着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春风,中国铁路走在改革发展的大道上,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