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在我们国人的心中感觉总是带着优越感生活,由此许多人似乎感觉美国的月亮也要比中国的圆上几分。然而有一篇文章在告诉我们,美国人的眼中,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中国的发展表示着惊讶,但更多的是多了赞赏。在香港中美聚焦网3月7日刊发题为《在中国坐火车》的署名文章,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底特律中华商会顾问汤姆·沃特金斯在文中说,在中国旅行时,看到了美国的两种未来:要么赶紧拼命赶超,要么甚至比现在落得更远。他认为中国的铁路系统自1989年他第一次在中国乘火车以来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他的印象中当时没有空调的车厢里挤得水泄不通,如果能找到地方坐的话,好像是与全中国人挤在了一个硬座长椅上一样。当他在车厢中挪动时,不停地躲避满车厢蹲坐的人,而车厢内满地都是瓜子皮,随处可见大块痰液。看到这些语句,让人的心刺痛了一下。不可否认,这是事实。我们坦然,在那个年代,偌大的中国,不是天天吃鸡蛋、喝牛奶的时候,有些地区可能刚刚解决了温饱。算改革时间也就是才10年,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文明程度自然不难想象。这也许让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印象定格在了“脏、乱、差”。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不需掩饰与逃避,这是事实。但过去的样子不代表永远,当我们改革发展到今天,能让15亿人安居乐业,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这不是哪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做到。中国、中国人的改变,从某些方面讲正在引领着世界。正如汤姆·沃特金斯在文中说,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里程最长的高铁网。美国需要制定大规模的公共工程战略,在大手笔投资的支持下,借助铁路促进国家的繁荣。中国人爱在世界各地旅游,学习各地最好的做法与经验,随后带回中国,将这些经验付诸实践,美国最好应该效仿中国人的这种习惯。2007年,他乘坐火车从北京到拉萨,用了48个小时。途中,他近距离地目睹了中国对铁路、隧道、桥梁、公路和火车站进行的广泛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设施似乎成为周边风景的点缀。回想起2008年去上海火车站接朋友的经历。当时,他伸手叫了一辆出租车,随后对司机说“请带我去火车站”。司机转而用流利的英语对他说:“哪一个?”我突然想到也许当时汤姆先生的表情会很奇怪,疑惑中国人讲英语也可以讲得这么好。
的确,中国人是文明了,也进步了。但我知道,中国人的进步绝不会让自己妄自菲薄,也不会骄傲自大,只会以更扎实稳进的步伐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牛婷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