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形式多样的学习雷锋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秉着传承和发扬着雷锋精神的理念,结合行业特点,铁路人将“吃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进取”为内涵的的巴山精神作为学雷锋的具体实践,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巴山精神出自于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其管内拥有81公里铁路线就有78座桥梁和58座隧道,这里汇聚了襄渝铁路线上隧道最长、桥梁最高、曲线半径最小、线路坡度最大、海拔最高、生活最艰苦的“六大之最”。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新一代巴山人远离闹市的喧嚣、繁华的霓虹,继承和发扬前辈们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创造的连续36年无行车事故、人身事故的记录。为了信念二字,一代又一代巴山人在无尽的铁路线上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为了保证铁路的畅通和安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奉献在铁路线上,成为了巴山的象征和骄傲。
巴山精神的定义是“安心山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坚定乐观的自强精神”。可以说这不仅是铁路部门结合自身实践,培育形成的符合铁路人的精神追求,更是铁路人学习雷锋精神的具体行动。不论是养护线路的工务人,与坚硬车皮打交道的吊车作业人员,抑或是帮助老人搬运东西的乘务人员。不论何时总能看到他们明亮的双眼,亲切的笑容……
笔者认为只有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实践,才能真正触摸到巴山精神的实质内涵。巴山精神是新时代铁路精神的典范,巴山养路人值得每一位铁路工作者认真学习,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岗位的责任完善统一起来,在平凡的岗位做不平凡的事就是弘扬巴山精神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诠释。
(贾利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