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了进一步完善铁路实名制购票工作,从2014年3月1日起,12306网站将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实施身份信息核验后,在12306网站上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注册用户和常用联系人身份信息将有“已通过”“待核验”“未通过”三种核验状态,只有身份信息核验状态为“已通过”“预通过”的注册用户和常用联系人,可在12306网站正常办理购票业务;而其它状态的注册用户和常用联系人需要确认在12306网站所填信息的正确性,或持相关证件原件到车站窗口或代售点办理身份信息核验。(2014年2月24日网易)

显而易见,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新举措,无疑直指网络“黄牛”的倒票行为。对于“黄牛”,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黄牛”通过不断排队、蹲点守侯等等方式,经常抢到热门车票,然后在火车站附近转悠,看到买票者就上前搭讪、伺机推销。在铁路部门推行了实名制购买车票以及网购火车票的政策后,这些靠力气和时间吃饭的“黄牛”便逐步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而现在的“黄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基本上就是靠网络吃饭的IT职业者:他们在网络上通过QQ、微信、微博搜寻并发展“客户”,根据这些“客户”的需求,通过非法软件抢票再转售牟利。抢票过程同样是个“技术”活:先使用所谓的“身份证号生成器”等非法软件,制造了许多虚假的身份证信息,然后用抢票软件抢到相应的车票。抢票成功后,他们立刻退票,退票将再次进入铁路售票系统。此时,他们会再次打开抢票软件,不间断刷票,在火车票重回票仓的第一时间抢到。而后,用买家的身份信息填写购买车票,并出手转售。相对于以前的“黄牛”,这些网络“黄牛”的隐蔽性更强、性质更恶劣、危害更严重:所有交易在网上进行,铁路警方不容易找到证据;利用非法软件大肆抢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购票秩序,甚至引发了12306服务器当机;猖狂抢票囤票,导致许多有需要的旅客买不到车票,可谓是民愤极大、影响极坏!

如何遏制这些猖獗的网络“黄牛”,为广大民众塑造一个公平、干净的购票空间,这是铁路部门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而这次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的新规定,便是一记直指“黄牛”要害的妙招。分析网络“黄牛”抢票过程,不难发现这些“黄牛”抢到车票后,必须将这些车票囤积在那些虚假身份信息上,而不是直接用购票者的信息买票。对所有注册联系人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那么这些虚假身份信息如同白天的鬼魅,统统现了原形,自然不能再用了。如此一来,“黄牛”临时囤积车票的基础不复存在,抢到了车票亦是空忙活一场,因此,身份验证这一招可谓是出拳“准、狠”,简直就是打在要害上,“黄牛”元气大伤已是必然。

当然,“黄牛”们肯定不会束手就策,他们势必会寻找其他漏洞进行反扑,比如通过真实身份去囤票。由于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公开售卖真实身份信息,以及一些网站或商业场所的用户数据库因为安全漏洞被攻破,大量真实身份证号泄露到网络上,这些信息都可以被黄牛所利用,成为他们囤积车票的新工具。对于这样的新情况,铁路部门应该及时做好防范准备,比如加强退票监控和管理,对于经常买票又马上退票的身份信息,进行追查或者列入黑名单,同时还可以修改退票规定,增加对同一身份信息一天内取消订单次数的限制。此外,期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积极配合铁路的行动,对网上售卖真实身份信息的非法行为进行持久性的严打、重打,从根源上杜绝“黄牛”死灰复燃、兴风作浪的现象一再出现。

打击“黄牛”,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是一场漫长、持久的战争,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则是打胜这一战的坚实一步。希望铁路部门不急不骄,在落实好身份验证这一项工作的同时,再发妙招,逐步压缩“黄牛”的生存空间,还网络购票一个洁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