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013年是铁路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按照中央关于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铁路顺利实施政企分开,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标志着我国铁路发展又迈上新的台阶。

总公司完成组建任务后,积极适应新的管理体制要求,构建了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2014年是我国铁路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一年,无论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推动自身发展,铁路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求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强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铁路全面深化自身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铁路必须全面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铁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理顺总公司与铁路局两级企业法人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铁路局作为总公司的全资子企业,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铁路运输企业。

建立适应市场的企业经营机制。铁路要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形成两级企业既统一协调、又充分体现各自职能特点的运行机制。总公司要完善内部清算办法、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积极推进铁路运价机制改革。铁路局要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走向市场和应对市场风险的需要。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铁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机制;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提高企业用工效率;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铁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路要按照实现企业化、市场化运行的要求,深化总公司内部改革,加快构建并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新的铁路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安全可控、服务优质、效益良好、管理科学的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大型国有企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