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10万公里”,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寄托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10万公里”,中国铁路新的里程碑,承载着几代铁路人的心血与汗水。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在上海诞生,却带着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1905年,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的首条铁路——京张铁路开工,但无法改变当时中国大部分路权被帝国主义控制的现实。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铁路里程为2.2万公里,然而一半以上处于瘫痪状态。国家积弱、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以铁路带动中国富强的美好梦想最后化作“一江春水”,流逝在了那个动荡的岁月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真正成了这片古老土地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潮。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满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挥舞着手中的钢钎与铁锤,挺进大西南、转战大西北,遇山开隧、遇河架桥,硬是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凿”出了一条条钢铁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铁路自此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路情的自主创新之路。深入世界屋脊的高原铁路、年运量突破4亿吨的重载铁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中国铁路由线成网,为东方巨龙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万公里,这不仅是对千千万万为中华之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的告慰,也是对一代代为之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铁路人的嘉奖,更是对当代铁路人的鞭策和激励。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设定了历史航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当代铁路人更加重要的职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当代铁路人有责任有义务扛起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大旗,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10万公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跨越10万公里的里程碑,中国铁路人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凭借昂扬的斗志、不屈的精神、坚定的信念,不断奋斗、矢志创新,向着新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