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李乃侃是呼和浩特工务机械段工伤退休职工,他刚参加工作时被轧断了左腿,在工棚养伤时又被蛇咬伤了右腿,现在高位截瘫,在外地和他外甥相依为命。今年春天,李乃侃的外甥给该段打电话求援: “舅舅又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实在借不到钱治病了……”
得知消息后,呼和浩特铁路局社保处立即派人去李乃侃家中了解情况。走访后,李乃侃很快收到了轮椅、褥疮垫、集尿袋等辅助器具,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医疗费用也陆续得到报销。
李乃侃的情况引起该局社保处人员的思考:到底还有多少退休后定居他乡的职工?在异地就医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紧盯着这些问题,该局社保处提出“必须让社保政策从文件里走进千家万户,不管路途多远,只要有需求,再远也要躬身入户,聆听群众真实诉求”。在详细排查基础上,他们组成工伤走访组,开始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外的走访慰问活动。
现住北京的王民瑞是呼和浩特局多经公司的一名工伤职工,因工造成右小腿截肢,右手臂无功能。他提出不方便回呼和浩特办理器具配置与修理等相关手续的问题。该局社保处便根据其实际情况,决定今后修理、更换假肢由他本人提出申请,社保处协调他所属单位负责办理。
现在北京右安门医院治疗的集宁机务段职工王文清在清洗机车时被接触网电流重度烧伤。该局社保处走访组了解他住院治疗、费用支出情况后,协调医院给予治疗上的方便。
在马不停蹄走访的同时,该局社保处开始了更繁杂的一项工作——找寻个别职工丢失的资料。内蒙古自治区社保局在年度职工退休审核时,发现包头客运段职工于景梅、内蒙古华通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田开云,因个人档案中原始招工资料缺失,未能通过审核。该局社保处一方面积极安抚情绪激动的职工,一方面指派专人跟进此事,第一时间从内蒙古档案馆调取原始档案资料,并前往包头、呼和浩特市社保局开具相关证明,又与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反复沟通,最终为两人办理了退休手续。
一次次社保干部走家入户的访问,让呼和浩特局职工掏出心里话: “别看我们生活在边疆草原的少数民族地区,组织的关爱却能时时温暖我们的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