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外表文静,甚至有些柔弱,这是赵红卫给的第一印象,完全不像概念中的女强人形象。而与她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她对科研工作的满腔热情。采访中,一谈到她的科研,她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
正是这种热情,使她在22岁的花样年华走进铁路,扎根铁路,以创新为使命,为中国高铁动车组研制出了发达的“大脑”;也正是这种热情感染了她的团队,使他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在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前沿。她的热情甚至感染了国际同行和竞争对手,他们也毫不掩饰对她的信任和佩服,并指定由她参与国际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如果说,这种发自内心对科研的喜爱以及性格中的坚韧,是赵红卫成功的内动力,那22岁的她怯怯地走进所长办公室领到任务的那一刻,就是催生她走向成熟的外动力。一次又一次压担子,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与信任,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胆识与机制,让年轻的赵红卫挑起了很多从没有接触过的科研重任。也是这个过程,把她迅速从高铁科研的门外汉锻造为领军人才。
可以说,赵红卫的每一步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铁路、铁科院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需要沃土,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赵红卫会不断涌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