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铁路点多线长,异地就医现象在全国铁路职工中较为常见。由此带来的报销周期长、垫资负担重和报销 “跑腿”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基层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职工。

上海铁路局嘉兴车务段通过变 “走出去”报销为请医保中心 “上门服务”,大大节约了职工的报销成本,广受好评。

11月6日一早,跟随上海局社保处工作人员来到嘉兴车务段,了解这一举措的实施情况。

从2006年开始,上海局杭州社保中心与杭州市医保中心商定:每逢双月下旬,杭州市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嘉兴车务段,为嘉兴铁路地区职工现场办理异地就医医药费报销业务。

“这在全路非常少见,放眼全国,这种做法也不多见。”上海局社保处医保工伤科副科长唐红星表示。

“这项措施基本解决了嘉兴铁路地区参保人员医药费报销难的问题。”上海局杭州社保中心俞小东说, “报销当天除了有嘉兴车务段的职工,还有嘉兴地区其他铁路单位的职工。嘉兴车务段在秩序维持、医保网络技术支持、政策解读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该段退管办职工潘文英给讲述了一个报销中的小插曲。今年6月,一位退休职工的用药超过了常规剂量,按规定不予报销,这名职工情绪比较激动。潘文英就自掏腰包,帮这名职工把钱补上。 “现场那么多人,一定不能乱。再说人家也不容易,谁还没有个退休的时候呀。”潘文英笑着说。

“今天下午,我要去趟嘉兴第一、第二医院,看看能不能在浙江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这两家医院开通一卡通就医模式。”俞小东说, “这样,职工就能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了,那将比现在的报销模式还要方便!”

一行离开嘉兴时,车过南湖。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完成了最后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铁路单位破解职工异地就医报销难的做法,不正是 “一切为了群众”在基层最好的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