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这一重大变革标志着铁路客运服务数字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将为旅客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铁集团联合发布的公告,铁路部门经过近一年的过渡期准备,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全面推行电子发票。过渡期内,纸质报销凭证与电子发票并行使用,系统运行良好,在方便旅客、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得到广大旅客认可。
电子发票的推行体现了铁路部门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旅客本人在行程结束或者退票、改签业务办理之日起的180日内,可通过铁路12306或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开具后,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个人所得税App查询、下载或通过邮件接收电子发票,极大方便了发票的获取和使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铁路部门充分考虑特殊群体需求,增加了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老年人、脱网人群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体,可凭购票时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通过获取"扫码开票单",旅客本人或委托他人使用铁路12306App扫描二维码,即可便捷开具电子发票。
此外,新规还完善了代办服务流程。购票(代办)人可为乘车人申请开具已购车票及退票费、改签费的电子发票,满足了团体出行、家庭出游等多样化需求。这一举措展现了铁路服务的人性化和精细化。
对于习惯使用纸质凭证的旅客,铁路部门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旅客可到车站人工窗口、自助设备打印,确保出行体验不受影响。同时,9月30日及以前乘车的旅客,仍可开具纸质报销凭证,体现了政策实施的平稳过渡。
铁路客运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是数字化时代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的必然趋势。这一改革不仅减少了纸质票据的使用,降低了运营成本,更提升了服务效率,为旅客提供了更加绿色、便捷的出行体验。随着铁路部门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未来旅客出行将享受到更多智能化、个性化服务。
(王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