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湖北铁路主要干线已达到19条,营业里程582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155公里,全部17个市州实现市市通高铁,武汉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形,正向超米字型枢纽迈进。这一系列数据彰显了湖北铁路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湖北地处全国铁路路网的"天元"位置,这一地理优势在"十四五"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每年有2条以上高铁开工建设,省内路网规模快速扩充,一大批现代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和铁路货运物流基地建成投产。特别是疏港铁路专用线增加至18条,长江沿线武汉阳逻港等13个港区实现铁水联运,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湖北铁路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正在试运行,西十高铁、宜兴高铁联络线、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重点项目都在稳步推进。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湖北铁路网络布局,提升运输能力。
更令人期待的是,湖北围绕京九、呼南、沿江三条国家高铁大动脉,谋划了武汉至合肥、宜昌至涪陵、宜昌至常德等一批高铁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省内1—2小时、国内城市群3—4小时抵达的高铁网,极大地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铁路建设的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群众。高铁"市市通"、城际列车公交化,让群众出行更快捷。武黄、武冈等新城快线实现移动支付、在线选座,旅客可像乘坐公交车一样刷卡、扫码,多种折扣票价灵活又实惠。今年上半年,湖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481.8万人次,同比增长4.7%,充分体现了铁路出行方式的受欢迎程度。
在货运方面,中欧班列、铁水联运等货运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了深入亚欧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中欧班列(武汉)运输的品类日益丰富,湖北省货源占比70%以上,光电、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汽配、光伏等产品可直达欧洲、中亚等地区,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通道。
湖北铁路建设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展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随着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湖北必将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王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