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8时52分,Y742次列车从泰山站驶出,标志着“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正式投入运营。
相较于自驾的疲惫、高铁的匆匆,“泰山黄河号” 能够让游客在行进中从容欣赏沿途景致,列车本身也成为了移动的 “观景台” 与 “文化驿站”。想象一下,窗外是黄河三角洲的湿地飞鸟,车内是泰山皮影戏的非遗展演,这种 “行游一体” 的体验,正是当下游客对深度旅游、品质旅游的核心诉求。旅游列车的独特价值,关键在于打破了传统旅游的空间局限与时间束缚。
泰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者在山东境内的文旅资源此前多处于 “各自为战” 的状态。旅游列车的开通,将沿线的泰安、济南、东营等城市的景点、美食、非遗资源系统性整合,形成 “一站一景、一程多体验” 的旅游线路。这种整合不仅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传统的 “一日游” 拓展为 “多日深度游”,更能带动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铁路部门不断拓展旅游专列品类,从 “新东方快车” 的高端定制到 “熊猫专列” 的主题体验,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2024 年,全国铁路共开行旅游专列超 4000 列,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这些数据背后,是铁路运力与文旅需求的精准对接,也是交通动脉向 “旅游经济动脉” 的功能延伸。
列车行驶的轨迹,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文化上的串联。当游客在列车上聆听泰山封禅的历史、黄河治理的故事,当非遗传承人在车厢内展示鲁绣、面塑技艺,旅游列车已超越了交通载体的属性,成为流动的 “文化课堂”。期待这列列车能载着更多人驶向山水深处、文化肌理,让每一段旅程都成为一次难忘的文化邂逅,也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何峰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