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感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重庆涪陵。
初到涪陵,一切显得有点艰难。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都得坐船;由于语言不通,他与人们的日常交流显得异常吃力;因为外国人的身份和长相,他时常被围观、戏弄而感到困惑与局促不安;在教书过程中因自己和学生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政治观点差异而产生矛盾和不经意的“冒犯”更让他懊恼、不知所措。
1996年夏天,《江城》一书的作者Peter Hessler ,何伟,有机会以美国“和平对”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中国涪陵师范学院教英文两年。在这之前,何伟对于涪陵几乎闻所未闻,只知道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将因新修建的三峡大坝而淹没,还知道涪陵多年来都不对外国人开放,除此之外,知之甚微。在这两年中,他用笔记录了自己在涪陵生活的零零碎碎,包括当地的风景历史、身边的人们,与学生师友们的思想摩擦等等,细腻而真实,冲击又动人。
何伟笔下的涪陵,是高亢、忙碌、拥挤、脏乱的。街道到处挂着宣传标语,没有信号灯;汽车的喇叭声总是不绝于耳,尖锐又混乱;沿着主街有一排模样可怕的树,叶子是灰色的,因为上面布满了煤灰,或者说,整个城市都布满了煤灰,但这并不影响他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经过艰难的适应期后,他学会了足够多的汉语与人交流;伴着滔滔江水日夜的琴音,他看到了挑着扁担的棒棒军和其他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因为他的赤诚和真实,以及对中国的敬畏,人们对他的态度从抗拒逐渐到接纳,甚至是欣赏。
不可否认的是,《江城》具有极为丰富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比如作者在教书生活的伊始,常常因为自己对当时社会的部分陈旧固化观念表达不同看法而惹得学生们敏感地低下头、每次和师友们以不愉快结束的文化博弈以及当地人对他的过于好奇而做出的奇怪举止让我忍俊不禁,并且对他的些许无奈和不知所措感同身受。
在《江城》,我似乎看到了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也看到了一个外国人视觉下的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转变的涪陵。何伟曾经说过:“想住在西南地区,可能是成都,但也可能再回到涪陵。到那时,中国肯定会有改变,我自己也会改变。”这座城市正在不断进步着,这个国家正在不断发展着,锐意进取,势不可当。(孔嘉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主动作为稳货源 多管齐下谋增量08:03
- 中越跨境货物列车上半年发送集装箱货物同08:03
- 全面补强基础设施 积极促进货运上量08:02
- 瞄准需求增加运力 有力推动客运补欠08:02
- 严格落实防洪措施 确保汛期行车安全08:0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