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市场化转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终于拿到了“高铁定价权”。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总自行定价,并给予铁总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实行一定的折扣票价的权力。学界普遍预计,发改委放开高铁票价管制之后,部分热门线路的高铁票价确实存在票价上浮的空间。(02月21日,法制晚报)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猛,运营里程已超过1.9万公里。但高铁投资大、周期长,目前除了京沪高铁等少数东部线路外,大部分线路都处于亏损状态。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表示,高铁投资建设还本付息压力沉重。以前铁路客运亏损主要靠货运弥补,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走低,铁路货运量在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铁路客运收入的增长成了整体盈亏平衡的重要亮点。

铁总获得“高铁定价权”,宣告铁路改革又迈向一个新台阶,宣告铁路向市场化的又一次迈进。“市场化就是让市场决定价格”。20多年来,铁路票价“一成不变”,但相应的,铁路运营成本却在不段上升,铁路一味依靠国家的高补贴维持低票价的格局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此次铁总获得“高铁定价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票价的主动权,让市场决定价格,实现票价市场定价的初衷。

中国地方大,人口多,铁路客运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以及国家长足发展的方方面面。铁路建设需要成本和资金,在市场化经济的指导下,铁路一直以来都在负债前行,成本与利润严重失衡,制约着铁路未来的发展。

唯此可以看出,铁总获得“高铁定价权”,一方面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对铁路未来发展起一个指引和带动作用,有利于铁路的长足发展。当然,票价一直是一个百姓敏感话题,高铁票价的涨浮直接牵动着百姓的神经。铁总在调整上一方面要统筹兼顾、集思广益,力争在百姓能够接受范围内进行逐步调整;另一方面,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要对票价调整原则、思路、依据做以严密的统计和报告,向民众有一个权威的解读,让百姓欣然接受、乐于接受才是改革的初衷和本意。(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