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年年有,但是景色各不同。2016年春运售票大幕已经拉开,毋庸置疑,车票又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一个“抢”字道不尽春运诸多的辛酸。不是在抢票的电脑前,就是在去抢票的路上。
来自铁总官方的消息;从明年1月10日起,铁路将实施新的运行图,增开列车285.5对,而其中最为亮点的是动车组就占了281.5对,可以这么说,开行的动车首次改写了中国春运的历史。调图后全国开行列车达到3142对,其中高铁动车1980.5对,绝对的主力担当。
一个疑问始终萦绕着,既然高铁承担了春运的重任,回家的路还会远吗?首开先河的高铁动车,如今已经引领春运,能否让旧日的春运别样红?花开两处,各表一枝。
笔者认为;民众渴求的目光不该紧盯在铁路这一家,尽管承担着国内最大的运输量,但是太多的现实还是制约着春运的节奏,民众依依不舍的铁路的确让人情怀无法割舍,可也疲 惫不堪,就这样,被指责,被诟病的铁路依然负重前行,用行动去缓解那一份份的纠结。还是用数字来阐述高铁动车组效应最有说服力,2008年的春运,因为没有高铁,全路发送旅客1.96亿人次,而到了2004年,有了高铁的参与,旅客发送量达到2.67亿,其中高铁动车组占据33%,2015年铁路发送2.95亿人次,高铁占据率跃升到41%。说明什么?科技才是生产力,拥有诸多高科技的中国高铁改写的不仅仅以往拥挤的春运,更是从质的角度书写春运新篇章。缠绵的乡愁,随着春运格局的改变,一线牵终究成为现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16年春运,走好走的舒心才是主题。也是历年春运主题,只不过主题被改写。
借用一段新闻;前日,李克强总理邀请中东欧十六国政府总理乘坐高铁,尽管只有短短的22分钟行程,但是由国家总理发起的高铁盛筵已经深受各国总理的青睐,自主设计,拥有自主产权,高度人性化的设计,并且时速世界第一,1.7万公里的通车里程让中国高铁备受各国领导青睐,并心动着。相对于以往的旧的春运格局,彻底改变的路应该不会远。
春运,流动的是人群,寄托的是相思,更是文化和经济来往的交叉点。尽管快速发展的高铁还不能在第一时间完全化解紧张的春运现状,出行的人数和紧张的运力是造成春运回家难的根源所在。乡愁的情结依然还会困扰着诸多的游子。但是铁路部门仍在不懈的努力着,今年新开的列车对数又比上年新增14.5%,尽管潜力不断的被挖掘,但是回家的路还会延续着漫长,高铁再先进,速度再快,对于缓解老大难的春运,需要时间和空间,这一切都需要理解,需要过程。高大上的铁路服务细节已经得到旅客的肯定。承担国内春运重任的铁路,注定会殚精竭虑,不等不靠,不分流,坚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递交一份民众期待的完美答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