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南昌开往深圳的高铁上,为逃一张儿童票,父亲把女儿藏到列车上的大件行李处,被发现后竟然拒不相认;3月2日,在南昌开往北京西的列车上,一位母亲对儿子不配合逃票的行为破口大骂,列车长出面劝阻,这位母亲竟将儿子推给列车长。
在网上随便检索“逃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逃票攻略,有教人如何蒙混进入候车厅,有教人如何躲避车上的查验,也有如何快速通过闸机的方法,种类繁多,总之都是为了逃票!出现这样的事情,让我们不禁疑惑,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车票太贵了吗?众所周知,火车票最近的一次价格调整是在1995年,也就是说,二十年间,火车票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二十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从前买不起的手机电脑如今已经人手一部,从前不敢奢望的汽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同等路程,铁路票价不到汽车票价的一半,和机票相比更是便宜的可怜;在这种情况下再来质疑火车票价的合理性,明显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如上文中提到的母亲,最后在儿子自己要求用压岁钱补票后,为孩子交齐了34.5元的补票款,这和母亲鲜亮的衣着形成强烈的对比。
总是说,孩子才是未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三观的形成,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要求孩子诚实,却在区区几十块钱的车票上撒谎,给孩子树立了不良的形象,这到底值不值得?为了逃票,对孩子拒不相认,是不是会给孩子造成心理的恐惧,导致孩子的不信任;这些本该在父母考虑范围内的事情,都因为一张车票成为浮云。更不用说如今逃票行为记入个人征信档案,将会影响未来的信用和贷款等事项,这些父母也完全没有在意。 被父亲的不相认吓到大哭的女儿和自己用压岁钱补票的儿子,无一不是在用孩子的语言给长辈以警醒,车票是小,可是坏的形象一旦树立,将很难改变。
在笔者看来,上车买票本就天经地义,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就算侥幸逃过查验,看似占了国家的便宜,却让孩子学会了欺骗,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损失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