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北京发布了“史上最严禁烟令”,在看到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的同时,也把吸烟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再一次摆在在我们的眼前。

对于吸烟的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中国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口数量的18.84%,人口排名世界第一,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的烟民数量的世界第一。城市环卫工一天打扫的人造垃圾中,最多的便是丢在地上的烟头。各大公共场所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显眼标志,但我们却总能看见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面有一团烟雾慢慢的上升不见。

如果有一个词语能够解释人为什么会吸烟,那“百无聊赖”这四个字一定是当仁不让的选择,恰恰在外出旅行路上的人们最容易感觉到无聊,结果火车的车厢连接处莫名的“躺枪”,便成了一个一个飞速行驶的“吸烟室”,中国的“列车吸烟史”已经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连接处听着列车呼啸,看着沿途的美景吞云吐雾,也成了广大烟民们在旅途中的一大爱好。

国家发展带动着铁路事业的飞速前进,回过头再看看,当洁白的和谐号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除了好奇、兴奋和不同的舒适体验之余,还带来了一句话,便是“坐高铁不许吸烟了”。

今年春运开始以来,各大媒体都在爆出因为吸烟被罚款的旅客,让“高铁吸烟”的情况有了些许的好转。不过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可是在广大烟民身上的最好体现,车上不许吸烟,那就趁着停车的时候赶快下去过过瘾。公交化运营的高铁当然不会等上一根烟的时间,结果中国铁路的口头禅从“腿收一下”变成了“别抽了,快上车”。

这本无可否非,但随着春运的结束,高铁吸烟被罚的新闻影响力渐渐的淡去,有些烟民虽然长了记性,却坏了德行。因为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在某一辆动车的某一节车厢门口,就有那么一名旅客站在门口吸烟,这里提到的门口,不是在站台上,而是在车厢连接处里面,纵使广播中不停的播放着“请您不要在列车内的任何位置吸烟”,依旧堂而皇之的点上一根香烟自顾自的享受起来。列车员前来提醒,还要再吸上一口,然后将燃烧着的烟头亦或是扔下站台,亦或是弹出很远,然后送上一脸不屑的表情走回座位。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但这种情况我们都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我们都会在列车晚点的时候多多少少的抱怨一下,但如果因为某个人站在车厢门口吸了一根烟导致列车晚点运行,相信在所有人中,他一定是最安静的,因为每一个人口中的抱怨,都在针对着他,所谓“千夫所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自从高速铁路出现在中国,列车上就在不断提醒“请您不要在列车内的任何位置吸烟”,不只是在高铁上,可以说写满文明标语的中文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欧洲的“请您冲水”,美国的“请您排队”,日本的“请不要乱丢果皮纸屑”。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可到了今天我们还要将文明标语贴在墙上,把它说成是国家飞速发展中的一个污点一点也不为过。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它是你,是我,是所有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人。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不要让文明拖了发展的后腿,我们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