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但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于是出现了许多现象: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小孩住院不去照顾,自己生病顾不上就医,过家门而不入……不少政府官员“舍身拼命”。(1月27日 新华网)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我国目前东西经济发展有差异,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铁的开通,使得地区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得到体现,铁路沿线将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分工,尤为重要的是,高铁提高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性,各地区域规划难协调的问题将迎刃而解,高铁建设对加速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当地城市,高铁的开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会带动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市场的发展,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之下,出现“高铁争夺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铁作为经济建设的开路先锋是无可争议的,但在同时,高铁建设,更需要从建设成本、地方综合考量、经济社会效益影响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论证,在城市自身优势产业上下功夫,避免高铁“虹吸效应”的产生。而对于“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就下课”的呼声,官员们听后还当慎思,该不该建、该怎么建、该什么时候建,都要拿出一份详细的规划,给人民一个满意的回答。
而在民众呼声如此之高的背后,应该引发深思,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条铁路能够解决的,地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才是引起“高铁争夺战”的根本原因,而解决这个难题,就需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激发其自身市场的潜力,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难题,才能让这种群体性焦虑不再产生。(文/吕德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