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铁路局对外通报仅2015年1月1日至今短短20天时间,成都铁路局管内共发生近20起因旅客在动车组车厢或洗手间吸烟引发烟雾探测器报警,导致列车紧急降速运行的事件。来源: 成都商报(成都)

     众所周知,乘坐飞机不得抽烟,应当说是一个常识,坐飞机抽烟,必然需要火柴或者打火机。但为了确保航空运输安全,中国民用航空局早在2008年4月7日就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乘坐民航飞机。机场登机安检就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发现火柴或者打火机,[包括香烟]就坚决没收,并给予罚款,严重者甚至予以拘留处罚,从根本上杜绝吸烟现象的发生,但在高铁动车上为什么禁烟这么难,,难在哪里?

       高铁不同于普速列车,时速250至350公里,出于安全设计,高铁在列车车厢连接处和厕所均装有烟感传感器,一旦有烟雾,系统就会感应发出报警,随之动车就自动采取降速或者停车。这是每位高铁乘客须掌握的常识,也是每位烟民乘坐高铁时不容触碰的安全“红线”。然而,自高铁禁烟令真正写入《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一年多以来,并未呈现出一个彻底无烟的动车乘车环境,因为吸烟逼停动车的事件频见报端。2013-01-02,因乘客车厢内违规抽烟,由上海开往汉口的D3057次列车在安徽境内被逼停8分钟,2014年4月06日一位乘坐D8005次动车的旅客躲在动车的卫生间吸烟,竟将大连北开往长春的动车逼停近20分钟。一次次的险情,告诉我们高铁禁烟难,是难在铁路监管不严?,还是个别人的法制意识淡漠,还是宣传力度不到位?或者是难在处罚力度不大?

       笔者认为,高铁禁烟,根子还在于旅客本身,自觉不吸烟才是根本。当我们享受着铁路日新月异发展带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适应高铁这一新生科技产品附加的新要求,人们出行新时尚也得转变过去乘车旧观念。更需要明白的是,这种过去在列车上吸烟

被认为不文明的行为,现在已成为危害铁路行车安全的不法行为。[个别人有惯性思维]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打出组合拳,综合治理,三管齐下,铁路,旅客,制度,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必须从根本上给以解决,动车禁烟人人有责。铁路部门在承付起宣传、监管责任的同时,也需要广大旅客的积极配合。

      首先在乘坐高铁动车时,安检这一环节,比照飞机规定严格执行,坚决把火柴或打火机,等易燃危险品杜绝带上车,从根本上杜绝吸烟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旅客充分认识到吸烟造成的危害和危险,从而旅客都变成了监督员,管理学上有“蝴蝶效应”理论,在安全上面对违法违规行为,别以为这是别人的事儿,洞若观火、作壁上观,早早晚晚都 有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那一天!因为高铁禁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