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政府在当地时间11月7日晚正式宣布取消由中国铁建牵头的国际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的高速铁路项目,并将于本月底重新开放招标,为了让所有有兴趣的参与者都能参与竞标,此次招标将开放长达6个月时间。
高铁此事,牵动国人的神经。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国际招标如此随意都不多见,不管是出于该国政治上的某些原因,还是铁路自身能力因素导致,此事并非坏事。我觉得铁路大可借此机会看清在“走出去”战略中,切实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际“高铁市场”呈现一片火热形式,中国高铁此前在国际上颇有斩获,但事实上仅是起步而已,因为承接的项目中基建这块比重偏大。
中国高铁想要多赚外汇,要考虑的问题确实还有很多。国际化作业,涉及的不仅是工程技术,更多的还有政治因素,从墨西哥此事来看,中国企业这方面相对偏弱。
中国若要全方面在国际承建高铁,还有诸如:廉价而熟练的中国工人是否能在当地用得上?从国内输出劳工,会否受到当地工人的抵制?原材料的采购或者运输是否有成熟廉价的市场供选择?等问题需要解决。此次事件未尝没有用工方面原因在内。
另一方面,中国铁路自身也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南车与北车的合并传闻,每年一次,年年不迟到。并且,按照在建高铁的规模来看,中国自己才是世界轨道交通业的最大市场,国内的高铁业务中不乏国外公司的影子,虽有“引进来”的因素,但多梳拢自身业务也是壮大自身的良方吧。
当前我国高铁能这么快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斩获,和国家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虽然“高铁名片”很涨面子,但若需要国家过多的帮助,那“走出去”的含金量就不那么高了,因为在市场中,只有不依赖政府扶持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展,并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产品才更具生存力,就好比行销世界的中国小商品。
要发展,获取利润比“虚名”更重要。高铁此次中标被取消并不真丢面子,也未全丢机会,我们大可继续竞争。且此事能帮助中国铁路甚至中国其他企业开拓眼界,增强投资的警惕性,对减少以后国外各种项目投资因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未尝不是好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