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一年春运时,面对今年“史上最长火车票预售期”以及即将新开通的动车组和高铁线路,今年“一票难求”的情况是否能够解决?成为人们近一段时间来热议的话题。

此前,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延长订票期,是因为铁路部门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而且能够把宝贵的运力资源运用得更加充分。同时,各地铁路部门也在出台相关措施,帮助乘客提高购票命中率。呼和浩特铁路局就从16日起通过“草原铁路”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手机、互联网媒体发布具体信息,并计划以图片、图表和文字的方式展示火车票预售时间改变前后的购票日历和攻略,为乘客提供便利;而年底即将开通的兰新高铁和贵广高铁也激发了一些人在购票紧张的情况下对购高铁票的热情。

 但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从根本不能“我的时间我做主“的角度,担心今年的出行购票又会是一场“运气战”。“我希望铁路部门能把这一部分提前预订又退改签的票集中起来,再选择一个时间统一上网发售,让大家不盲目购票。”;“加大对“黄牛”的打击,遏制票贩子倒票。”;“最关键还是要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和增加运力资源,让更多人能走得了”。         

尽管大众的质疑声不断,但笔者欣慰的看到了解决春运“一票难求”这个“顽疾”不再只有铁路部门“孤军奋战”,大家纷纷建言献策,说明了对铁路购票新政的关注,面对着每年人口庞大、时间集中的春运,对铁路部门一味的抱怨,笔者认为不是一个理性的态度,并不能立竿见影的解决购票难的问题,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近几年铁路部门为改变购票难所做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要想治标更应治本,而治本则需要铁路部门和大众的共同参与,共同献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民意”的角度,了解民意,解决“民意”,才能丛根本解决“购票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