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新华社中新社了解到,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12日下午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双方将签订一揽子合作协议,包括俄中“东线”天然气供应相关文件、避免双重征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速铁路、核能、旅游、金融、海关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

看到这则新闻报道,不禁让人骄傲自豪,从无到有,从追寻者到领跑者,建设规模与速度,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高铁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需要几十年才完成的目标。又是中国高铁,将再一次惊艳了世界。

高铁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的代表。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制造”优秀代表,赢得众多的“世界之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2014年7月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的顺利通车代表着中国高铁在海外收获的首个果实,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组织承揽实施的第一个高铁项目,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铁路能够“走出去”源自其过硬的技术,尤其是高铁技术后来居上,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旗帜。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有了“拳头”产品,高铁走出去战略成为自然选择。在建设技术,运营组织等方面都不输于日本以及欧洲强国,更重要的是,正因为是“中国制造”, 中国高铁是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并存,使得其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中国高铁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将中国高铁的风采向世人展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辛勤付出,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中国已是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发展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积累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四纵四横”的铁路交通网,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国高铁为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奇迹,未来中国高铁铿锵有力,阔步走向世界,也将会给世界带来新的奇迹。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向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技术,李克强总理更是被誉为“高铁推销员”的美誉,作为一国总理,在出访、参加国际会议等各场合种为中国高铁做“广告”,从这不难看出李克强总理对中国高铁信任和赞赏的情怀,而且对中国高铁的未来也充满着十足的信心和期待。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俄罗斯,签订包括高铁在内的一揽子合作协议,从经济角度看,对提高中俄友好合作贸易往来巨大推动作用,从政治角度看,俄罗斯与中国,必须在和平与和谐中“肩并肩”地依存。

中俄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基础,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天,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今年更是俄中建交65周年。驶出国门的“和谐号”列车正在向莫斯科表达着合作共赢的东方智慧,通过加强互利合作,扩大利益交融,让中俄两国人民一起共享高铁带来的红利,愿中俄两国友谊之树长青,友谊之花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