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铁道报》10月10日报道,苗木、自留菜地、小公园及新建站区生活配套设施构成了沈局长春至图们铁路延线偏远小站区的的一道风景线,这些站区的建设打破了各个部门在各自为战的界限,车务,工务等部门集体打造’“一站一景”的优美生活站区。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深有感触,往日的铁路延线偏远站区的代名词就是艰苦、寂寞、物资匮乏,吃饭更是成问题,年轻人在这用老百姓的话讲“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哪有姑娘上门结婚,成家的同志更是要克服诸如:孩子上学,医疗等等问题,以至于在这种条件下没有职工安心工作,都在想办法调离这种小站,所以很多年这种小站作业人员都是青黄不接,严重缺员。那些坚守在这种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的铁路工人值得我们为他们致敬。

这次采用建站施工和配套设施同步进行,避免了生活设施重复建设投资,各部门统筹、协调共同建设站区。众所周知铁路各个部门职能划分清晰,在工作上也是各自为战,自扫门前雪,通过这次站区改造把各个部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今后的站区协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开始,可以展望一个站区一个景,各个部门如同一家人。

通过这则新闻,让我们看到铁路半军事管理下的人性化管理,它突出了职工民生大计高于一些,也看到改制后的铁路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不忘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让职工有良好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旅客出行畅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