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全国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客流大增,就在十一黄金周首日,道路旅客运输客流量达到9700万人次,仅铁路部门输送客流量就高达1172.6人次,规模胜似春运。另外记者从铁路部门获得消息,不少人因为没有提前取票而耽误了乘车,只得临时改签其他车次或是被迫改变整个行程。(和讯网 10月2日)

自从铁路客票上线互联以来,网购火车票成为一种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出行开始首选网络购票,既方便又省时。可以说,火车票通过网络出售,有效解决了铁路许多过去备受诟病的难题,售票方式灵活了,售票渠道多样了,过去人们常喊的“一票难求”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但火车票网购这一新生事物在解决了人们购票难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购票观念有了新的要求。

网购车票新时尚也要转变取票旧观念。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网购火车票只要下单付款成功后就已万事大吉,不必着急忙慌地提前去火车站或是火车票代售点拿票。当然,这种观念在平时出行淡季完全可行,只要旅客在乘车前比正常时间提前出发一两个小时,都可以顺利地取到订购的车票。但像在春运、暑运、黄金周这些特殊时段乘客并无多大胜算,放缓取票节奏最终导致的是“取票长龙”的再现,让许多没能及时取得车票的旅客行程不得不泡汤。

从近些日铁路部门公布的售票情况来看,十一黄金周期间火车票大多从网络售出,但大部分火车站直到国庆前一天仍有80%的火车票未取,而国庆的前两天和后两天又是游客出行和返程的两大高峰节点,大部分未取票的旅客集中积压在高峰节点到车站拿票,难免会出现排出过长的队而错失换票时机,给自己的行程添堵不说,还遭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

其实,仅因这么多的旅客由于没有及时取到票而导致假日出行不畅,受影响的不只是旅客本身。从深层次讲,如此多的旅客没能规划好取票时间,直接导致的不仅是自己无法乘车而打乱出行计划,另外还会造成大量的座次空置,从而影响许多本想选乘铁路出行却因够不到车票的人被迫改变出行方式。对铁路部门来讲,运能的闲置浪费也是一笔不可低估的损失,由此,旅客这种看似合理的行为却演变成了合法“占据”票源,又不得不浪费铁路有限运力资源的不恰当行为。

火车票“一票难求”现象由来已久,过去是车站售票厅排队摆起的“购票长龙”造成购票难,而现在又是车站排队续起的“取票长龙”造成了取票难。在笔者看来,破解取票难题其实并不难,只要人们转变购票观念,网络订票成功后及时到车站或者代售点领取纸质车票,就可有效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发生;另外铁路部门还可对旅客购票时注册的手机号根据开车时间实时提醒旅客尽早换取票。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旅客本身,观念转变了,取票积极了,出行也就自然畅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