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期10天的2014年国庆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于今天正式启动。自9月28日至10月7日的10天时间内,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270万人次,日均发送9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9%。铁路部门预计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当日发送旅客1160万人次,可能再创历史新高。(经济日报北京9月28日讯)

在中国,“五一”、“十一”、“春节”这些假期对铁路来说,绝不是什么值得期待的事,往往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因为要组织好人山人海的客流量不出任何安全事件确实很有难度,所以,说起小长假,那就是铁路的考验期。但是近年来,铁路系统的客运量一次又一次的创历史新高,可旅客抱怨的声音却越来越小了,这无论对铁路还是旅客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真正的突破,说明铁路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扭转了以往铁路窘迫的面貌。

近年来,铁路部门大力扩建铁路基础设置,努力提高设备运输能力,打牢铁路运输基础,随着高铁线一条接着一条的开通,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有效的缓解了普铁的运输压力。另外,铁路自从向市场化转型以后,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售票、出行方面推出众多利民惠民的好措施,网络售票、支付宝支付、上门送票、特殊帮扶等等热心服务让乘客感受到铁路的改变,并享受到释放的福利。正是因为铁路运能能力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加之优质的服务让人们出行更愿意选择铁路,所以让铁路的客运量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新高。

另外,在运输组织计划方面,铁路部门对假日期间客流集中出行的实际,铁路部门充分挖掘、用足用好客运能力,高铁动车组列车将按高峰运行图安排行车;在大、中城市和热门旅游景区等客流需求较大的方向及时增开临客,这基本上满足了广大旅客的出行要求,所以“一票难求”的声音也渐渐的淡化了。

铁路改革的道路任重道远,服务人们的道路没有尽头,铁路还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突破客流量的同时,也要实现改革的重大突破,为社会为人们做出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