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一辆翻斗大货车行驶到京承铁路上板城站至承德东站间135号铁路桥时,后斗仍处于竖起状态,因高度超过桥孔限高,撞上铁路桥,造成桥上铁轨和桥梁弯曲变形,无法保障列车安全通行,导致途经承德市区的列车全部停运。(燕赵都市报9月27日)

交通运输安全一直是我们谈论不休的一门热点话题,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很多交通意外事件中,人为因素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据着相当一席之地。究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安全意识淡化、侥幸心理作祟,从而导致一些危害公众安全的事件发生。

新闻中所讲的这名大货车司机在修完车轮后,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忘记将扬起的车斗归位,结果开出不到100米,就撞到铁路桥,弄得自己“人仰马翻”不说,还将铁路钢结构桥梁撞得弯曲变形,最终导致这条铁路封锁停运,多趟列车延时延点的背后是数以万计乘客的出行受阻。时不我待,漠视安全带来的社会危害不容忽视,应当立即引起全民的重视和关注。

回顾过往交通事故案例,机动车不遵守秩序而影响铁路正常运行的例子我们不胜枚举。大货车超高撞坏铁路桥限高杆、超载汽车撞坏铁路桥梁、翻斗车撞坏铁路桥架……此类事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发生。当然,此类交通事故发生后,执法部门也会根据事件作出客观评判,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违法处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完全达到治本的功效。

近些年,随着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多,铁路线路的快速延伸,全国铁路道口、铁路桥涵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每年在铁路道口、桥涵处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但细看每件事故均无例外,都与人们不遵守交通秩序,不按规则出牌紧密相关。何以让道口、桥涵等关键交通线路交汇地的运输秩序文明起来?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人们自身安全责任和意识的提升,对安全敬畏了,安全也会来敬畏你。

其实,在铁路桥梁前都设有醒目的限高标识,只要机动车司机每到桥涵前多加留意,抛开侥幸心理,这种悲剧就可有效避免。但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铁路桥梁前限高栏形同虚设,机动车司机无视限高警示牌,对自己生命的漠视不说,对社会公共安全也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这种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为定要严肃追责,坚决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本着驾车者已受到伤害而免受或者减轻处罚打起法规的“擦边球”。

消除铁路道口、桥梁等关键地带的安全隐患,除了加强法规的约束外,提升人们交通法律知识也不容忽视。铁路可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定期在铁路道口、桥涵密集区进村入户对村民进行交通知识宣讲,通过过往交通事故案例引导人们敬畏安全,驾车出行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习惯。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对铁路这些关键地带增设电子警示屏,从硬件上提高交通安全警示效力。

当然,要彻底根除危害交通公共安全因素,还需铁路、执法部门等多方合力,加强宣传引导和规范力度,让每个人明白敬畏安全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的道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在提高全民交通安全责任意识上狠下功夫,只有人们责任意识提升了,交通运输安全也有了一份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