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方案评审会在北京召开,按照议程,会议将对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就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论证……”(9月3日摘自21世纪经济网)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对于中国高铁来讲,历经十年时间的发展,恰如一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不仅成为我国一张响当当的外交名片,而且在国际高铁市场上也占据重要位置。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出访期间大力推销中国装备,不仅创造了经济利润,也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应该说,我国高铁取得的成绩令世界各国为之瞩目,也增强了国人的信心,强力推动了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铁技术实力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目前已经出口的设备和劳务上看,还停留在中低端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还局限在非洲、东南亚、拉美、中亚、中东阿拉伯地区为主,而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一直难以进入。究其原因,还在于我国高铁自主研发水平有限,技术标准不统一,核心部件和软件系统还受制于国外。
在高铁发展初期,我国主要引进国际四大巨头的产品和技术,导致国内目前实行四套技术标准,从而成为部件标准化、平台一体化的障碍。
上述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我国高铁技术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自主研发,建立新的统一的技术平台,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
从当前我国高铁研制生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例如高寒地带的动车组,其他国家没有,将在新疆沙漠地带运行的防风沙动车组,国外也没有。这些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无疑成为我国高铁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所以,对于我国高铁发展来讲,既要看到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变压力为动力,寻找机遇和挑战,勇于迎难而上,坚持科技创新之路,组织优秀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中国标准动车组品牌,相信,只要我们的高铁产品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就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让我国高铁真正跻身世界领先水平。(文/刘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