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暑期运输帷幕开启以来,铁路客运形势一片大好,暑假归家的学生和夏日旅游探亲的旅客担任主角,撑起了整个暑运舞台戏。暑运满两周,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
在这个巨大的数据面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铁路发展的迅猛。150年前为中国带来第一条铁路的英国现在正为伦敦与伯明翰间120英里长的高铁轨道烦恼,而中国已铺设了8000英里长的高铁网络。中国铁路的发展过程类似当年我们把火炮技术西传,而欧洲却将之研发为新型战斗武器。科技在不断进步,其重要不在于起源,而在于发展。中国铁路的发展并非没有遇到挫折,如闻名世界的青藏铁路,它克服了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天气恶劣、地形复杂等难题,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天路”。中国铁路之所以能取得目前的成绩,全在于国家认识到铁路对我国的重要性,及对钻研铁路技术锲而不舍的付出。
虽然中国铁路起步晚于世界40多年,曾被外国嘲笑不能靠自主能力建设铁路,直到10年前,将高铁带到中国的也依然是法国、德国和日本公司。但现在,中国已靠自己的努力将高铁发扬光大,如今李克强总理在外访中已成功说动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签订合同。这不仅仅是我国铁路发展迅猛的表现,更是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一改中国低技术含量的旧时代形象。
尽管中国铁路在发展的道路上掺杂着许多质疑声,铁路企业一直站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这也说明我国铁路发展在社会受到高度的关注。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质疑与批判就不会有进步。如今中国高铁已经实现“公交化”,给群众出行带来更多的方便。相信不久的将来,铁路的发展将会带领我们进入高速便捷的高科技时代,铸就民族辉煌。(俞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