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不少车站要求严格查验旅客携带物品尤其是液体,即使是旅客手中拿的饮料和水,也要求旅客“喝一口”,以证明不是危险品,才能通过安检。如此“过分”的要求,有人认为无可厚非,也有人直问有必要吗?

为什么要严格查验液体,为何铁路如此不近人情呢。说到底还是为了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为了旅客平安上车,安全结束旅途。也许有人说,那也不用非要“喝一口”才行。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7月5日在杭州公交车上发生的放火案。事故造成30多人受伤,15人重伤。据警方调查发现案发地点有香蕉水和松香水存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就是用这两种液体放火。对普通人来说香蕉水和松香水也许比较陌生,上不过网查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两种液体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色透明,可溶性液体。不同的是香蕉水易燃,松香水对人体有害。携带这两种液体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除了一部分人是正当工业用外,对别有用心的人来说,那就是制造危险,危害公众。试想,如有不良企图的人将这种防不慎防的危险液体带到车厢中,旅客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危险。要避免有险恶居心的人得逞,就要从源头上制止。我们不可能禁止人们购买这些东西,但是在上车前,铁路部门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安检制度,只要人们遵从工作人员指示过安检,不携带不该带的物品上车。那么我们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也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也能维护家庭的幸福。所以说,“喝一口”很有必要!

另外,应反恐防暴要求,铁路部门也必须严格检验旅客携带物品。我们不能想象那些潜在的恐怖分子会以何种身份、携带何种危险物品上车,更不能完全将所有危险分子拒之车站之外。要避免或者减轻他们对旅客造成的潜在危险,就要从进站安检开始。铁路部门规定不准携带的物品中,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品。有了这一规定那些危险源就被隔离在列车之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物品都可能会对人们造成危害。所以,7月10日起,无锡铁的路安检引导员、手检员如发现进站人员随身携带液态物品,将无一例外地采取“喝一口”的方式排除可疑液体。同时,安检人员将“逢疑必查”:一旦发现对图像显示无法判断性质、图像不清或大容量的液态物品及其他可疑液态物品时,检查人员将开包检查;如仍不能确定液态物品性质的,将交由安检区域民警处置。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值得延续。

再说,人们对于飞机严格的安检制度可以适应,对铁路也应该包容和适应。毕竟出发点都是为了旅客的安全,互相尊重,主动配合,安全你我他,快乐平安出行,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