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奖罚分明本无可厚非。当前,基层管理者手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处罚卡”指标,每月对违章的职工进行处罚。我们不奢求一张处罚卡就能根治违章行为,但是过分地依赖处罚手段,失去的可能是职工的拥护之心,个别职工甚至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失民心者,我们又怎能期望他们把好铁路运输安全之门?
古语云,治人者,攻心为上。日前,笔者听说一个基层作业站的门吊班组,多年坚持集体排队出、返勤,风雨无阻。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笔者和大多数人一样,内心里给它贴上了“形式主义”的标签。偶然到那个作业站办事,和作业站的负责人一番攀谈后,给我的印象立刻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他介绍说,日常管理对于基层来说是一件挠头事。尤其是惯性违章,屡改屡犯,屡犯屡改,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根治。所谓的“惯性违章”,其实就是一种工作上的坏习惯。习惯无论好与坏,从无到有都非一日之功。以前管理重心倾向于严管,疏于引导养成。常常出现“按到葫芦起了瓢”的尴尬局面。因此,与其放任坏习惯滋生等出现不良苗头再进行处理,不如直接就依据规章制度制定好的习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断督促强化,直至职工把好的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并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很多惯性违章的行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甚至是根治。
他觉得,军队统一要求按标准叠被子,表面上好像与作战能力风马牛不相及,但恰恰是这种源头细节的习惯养成,从开始强制执行的“形式”,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融入每个人的内心里,最终成就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巩固和提高。他补充说,针对铁路工作来说,安全规章在于认真执行,良好的习惯源于日常养成。管理工作首先抓好源头引导,其次做好过程控制,到结果这个环节,再稍加监督基本就能实现水到渠成的效果。(吴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