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郑州至北京西的G568次列车乘务人员正在向鹤壁东站的客运值班员交接“邮寄儿童”。今春以来,郑州铁路局客运段高铁一队,针对列车运行沿途单独乘车、没有成年人带领和陪伴的7至13周岁儿童,推出了“邮寄儿童”的特色“爱心”服务。(4月18日,《人民日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对铁路客运部门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提供的特色爱心服务,发自内心地表示赞叹。自从铁路改革以来,铁路系统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也越来越赢得了广大旅客的青睐。据了解,“邮寄儿童”这项爱心服务,其实这并不完全是新鲜事儿,在此之前,安徽亳州中心汽车站、南方航空公司、呼和浩特铁路局、青岛长途汽车站……,不少运输单位都曾经开展过这项“爱心”业务,但是大多都是“昙花”一现。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55万,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每年暑期,正是这些“小候鸟”们在家乡与城市之间来回迁徙的季节。目前,相对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而言,许多“小候鸟”的航道尚未被完全覆盖到,这项业务亟须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另外,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铁路建设向中西部的快速辐射扩展,将有更多类似“邮寄儿童”的爱心服务相继推出。良好机制的建立,将对未来爱心服务业务的拓展、衍生提供强大和完善的法律保障。为了让爱心服务之花盛开得更加繁茂绚丽,在今后具体的服务过程中,细节上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将是需要超前思考的一个课题。(吴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