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站卡”再传铁路便民服务好声音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武汉三大火车站对于行李特别多的老年旅客或是带小孩的旅客采取“特事特办”原则,为送站人员免费申请“送站卡”送人上站台。与此同时,火车站又专门推行电子版站台票——“微博预约制” (3月25日 新华网)

通过这条新闻,我们了解到,新推出的“送站卡”和“微博预约制”是铁路部门为需要帮助的老年旅客和带孩子旅客量身定做送站的“特别通行证”,凡是符合送站要求的旅客亲友可以凭借当日火车票,直接前往车站服务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按要求认真填写日期、时间、车次、受助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随后就可领卡进站;也可直接通过微博@武铁汉口火车站说明情况后,微博管理员会主动与乘客联系,确认后会从进站口开始一路安排专人接送,让你感受到电子化服务流程带来的更多便利。

眼前的“送站卡”让笔者不由想起昔日送站时所用的“站台票”。一元的票价,不仅可以让你在购票当天自由穿梭于火车站的候车室和站台上,还可以为你接亲送友提供种种便利,故受到了广大旅客和送行者的青睐。但是站台票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弊端:比如候车室内因人多而带来的空气流通差、拥挤无座和进站人多拥挤导致的检票速度慢;无法确保旅客的候车环境和旅行安全(很多犯罪分子就汇聚在人群中,时刻窥视着旅客的财产);仅凭它就可以顺利地登上列车,滋生了原本就有混票心里旅客的更多逃票行为;春暑运高峰上车时,人多拥挤带来的站内外安全隐患……

在利益和安全的单项选择下,铁路部门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旅客的安全。现如今,全国很多火车站因停止发售“站台票”,让前来送行人员明显减少,但带着大包小包出行的旅客因无家人(友人)的帮忙而使其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招来了部分旅客的吐槽。这种情况下,各火车站的“小红帽”、“黄马甲”等服务小分队应运而生,通过音乐茶座等有偿服务,不仅让旅客提前进站候车,还从多方面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要。

近几年,随着各种便民举措的不断推出,让我们看到了铁路部门正在放下身段,根据市场和旅客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完善传统的服务方式和保守的经营理念,用越来越多人性化的服务确保着旅客的“三个出行”。说实话,自打实名制火车票问世以来,无数个铁路职工面对新增加的工作量,用满腔的热情,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行动谱写出“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新篇章。

相信用不了多久,很多火车站都会传来提供“送站卡”便民服务的好声音。届时,我们的出行路将更加和谐、温馨! (文/迎春)